南海考察區發現抹香鯨等深潛鯨類 王曉斌

 2019年中國科學院南海深潛鯨類科考航次5月10日上午靠港三亞。在為期兩周的考察期間,科學家們在南海海域目擊到深潛和遠海性鯨類動物27群次,其中兩次發現抹香鯨群體。

 此次「南海深潛鯨類科考航次」由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組織,這是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南海北部相應海域開展深潛和遠海性鯨類科學考察。

 航次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李松海介紹,考察期間一共目擊到深潛和遠海性鯨類動物27群次,其中可確定的深潛鯨類物種4種,分別為抹香鯨、柯氏喙鯨、短肢領航鯨、花紋鯨(瑞氏海豚);遠海性海豚物種3種,分別為熱帶斑海豚、條紋海豚、弗氏海豚。另有2個物種還有待進一步確定。

 「在南海海域目前是否存在定居的抹香鯨、喙鯨等動物群體?定居在哪塊具體海域?這些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學問題。」李松海說,本次考察抹香鯨和喙鯨群體都觀察到母子對,表明南海北部考察海域極有可能存在抹香鯨和喙鯨的定居群體,「這些發現填補了南海鯨類尤其是南海深潛鯨類研究的空白」。

 2019年中國科學院南海深潛鯨類科考航次共執行海上考察14天,總航程約2500公里;在海南島東南海域陸坡區域採用目視考察手段、截線抽樣方法進行科學考察,以瞭解該區域深潛和遠海性鯨類物種組成、空間分佈和行為特徵。◇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