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多地市規範地名引熱議 坊間「神翻譯」笑翻朋友圈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溫州市一高檔樓盤「曼哈頓」改名「曼哈屯」近日引發網友熱議。網友們看到後紛紛歡樂留言稱,「氣質一下從北美打到東北」,用東北方言調侃自稱是「屯裡銀」(屯裡人)。

 近期,中國多地市規範地名,以落實2018年年底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等六部委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要求,2019年6月底前完成不規範地名標準化處理工作。

 「你家小區要改名嗎?」隨後被網友送上熱搜,霸榜數日。

 「紫薇苑歐洲世家小區」「英皇之都小區」「新福興紐約城小區」……在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政府11日發佈的不規範地名公示表中,這些居民點名稱被指「崇洋媚外」,通常包含外國人名、外國地名,用外語詞命名的地名。

 「快改吧,要不還以為自己出國了呢。」網友「1Q828」催促小區改名。網友「觀望Lone的小朋友」笑稱,「我們那一個小縣城,各種香榭麗、萊茵……」

 網友「苦澀的糍粑」留言稱,搞一個洋名字,好多人就覺得高大上了,這是很奇怪的邏輯。

 這場全國性的改名行動也催生不少坊間「天才翻譯家」,網友們貢獻的諸多「神翻譯」令人莞爾,例如將Phoenix(鳳凰城)翻譯為「寶雞」,Broadway(百老匯)翻譯為「寬街」,Hollywood(好萊塢)翻譯為「吉林」,New York(紐約)翻譯為「新鄉」,Pearl Harbour(珍珠港)翻譯為「蚌埠」,Rocktown(石城)翻譯為「石家莊」……這些翻譯一出,立即「笑翻」社交朋友圈,網友們紛紛點讚「高手果然在民間」。

 除「崇洋媚外」外,需要清理整治的不規範地名還有刻意誇大的「大地名」、怪異難懂的「怪地名」、重名同音的「重地名」等。

 頗耐玩味的是,被改為「曼哈屯」的小區居民經當地民政局「闢謠」才知道自己是「屯裡土生土長的銀」——該小區在2007年審批名稱就是「曼哈屯」,祗是開發商對外自稱「曼哈頓」。

 「這裡面當然有市場的考量。」樓盤名分為地名(房產證上審批過的正式名)和案名(銷售時用的名字)。自媒體人「三表龍門陣」認為,房產開發商們追求樓盤定名要高大上。比如,小區位於市區的就取「中心、中央、國際」,增加「小區貴氣」就用「御府」「帝王」「公館」……

 大部分網友支持規範地名,認為這代表著城市在慢慢走向規範化,如果政府及時整治這一亂象,會有越來越多的商家胡亂套用來誤導消費者。地名是社會基本公共信息,是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不規範地名,割斷了地名文脈,損害了民族文化。

 「改地名社會成本非常大,一定要慎重。」網友「GG愛ing」擔憂,有些地名已經成為民眾公共記憶,改名後外賣快遞服務從業人員「會迷路」……實際上,小區改名、商業項目換招牌,導航、路牌、工商登記信息、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信息都需要更新。

 有企業因名字包含「維也納」被「點名」,該公司就此提出異議,聲明其品牌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册,仍在有效期內,為合法經營使用的品牌名。

 對於民眾的擔憂等,民政部21日回應稱,當前各地正按照部署,積極推進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但個別地方也存在政策標準把握不够準確、組織實施不够穩妥等情況。

 民政部要求,各地嚴格按照有關法規和原則標準組織實施,防止隨意擴大清理整治範圍。

 其實,通知裡已明確要求,這次規範地名要審慎穩妥、依法實施,對於可改可不改的不予更改,防止亂改老地名,確保地名總體穩定。

 「規範地名是好事,可不能想改就改。」網友「管理會計師八戒」建議,防止亂改地名,要遵循地名命名和演化規律,對民眾已經習慣、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不要「一刀切」,「總不能真管『New York(紐約)』叫『新鄉』,『Greenland(格陵蘭島)』叫『青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