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搜聞)小小艾草為西部山村帶來商機 谷訓

 適逢民間傳統佳節端午節,在中國西部山區重慶市銅梁區少雲鎮海棠村,這個端午節格外熱鬧,村裡出產的艾草吸引來了大批遊客。

 艾草是一味中藥材,也是端午傳統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每到端午,村民們就會在家門口掛上一捆艾草,寓意辟邪,還會用艾草熬水洗澡、浴足。

 行走在海棠村,艾草連片,鬱鬱蔥蔥,空氣中艾香陣陣。一台由區文化委送下鄉的文藝節目正在上演,遊客們一邊欣賞演出,一邊體驗艾草足浴、艾灸等民俗活動,或是觀看工匠們現場製作艾條、香包。在銷售點,足浴包、艾絨枕、艾條和精油十分暢銷。

 三年前,海棠村還是一個「空殼村」,眼前這番熱鬧忙碌的景象得益於艾草產業的蓬勃發展。

 「我們村的土地一直沒啥收益,全村總共四千七百七十二畝地,撂荒的就有三千畝左右。」海棠村黨支部書記彭忠介紹說,大多數青壯年都外出務工了,全村戶籍人口二千三百五十七人,留在村裡的還不到一千人,主要是老人兒童。

 「現在這個艾草產業就很適合我們村。」彭忠說。艾草生命力強,無需太多勞動量和專業技術就能種好,對土地更沒有多高的要求,易於推廣。

 村民們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幾乎家家都出人出地,參與其中。去年,村民彭白術將四畝坡地交給村集體種植艾草,並在艾草基地打工,收入近萬元。隨著艾草產業越做越大,陸續有五百多名外出務工的村民返鄉,曾經的「空殼村」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艾草產業帶頭人是三十八歲的少雲鎮人陳平。他經過市場調研發現,艾草產業既符合「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又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村集體也在想方設法搞活集體經濟,所以我們一拍即合。」二零一七年,陳平與少雲鎮達成艾草種植協議,六個村社共拿出一千三百畝土地進行艾草示範種植。

 陳平說,別看艾草在中藥材中相對比較廉價,其實產業鏈建立起來後利潤並不低。每畝艾草每年收入兩千元以上,其中利潤達一千元左右。現在,陳平已帶動銅梁全區多個鄉鎮種植了一萬畝艾草,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益。

 「我來自農村,尋尋覓覓之後,最終回到農村。」陳平說,「能帶動鄉親們一起搞活家鄉經濟,這樣的成就感是在外工作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