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卡拉揚的唱片王國 樂飛

上期談及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在其漫長指揮生涯中喜重覆演繹同一作品,並不斷推出相關作品的新唱片,單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便灌錄了四次,雖然大師對每次的新錄音都自信滿滿,認為發掘出深層內涵,為樂章展開全新面貌,可惜其後期演繹大多讓樂迷失望,晚年的卡拉揚,被認為對音樂過份修飾,演繹瀰漫匠氣,失去作品個性。難道大師對同一作品的多番探究,反暴露其指揮靈感的枯竭?

這種情況,反映出大指揮家在音樂探索過程中(可能)顯得技窮,而導至此情況的背後原因,應與古典音樂演藝市場的特殊性有關。

樂迷每次進入音樂廳,每次購入一張唱片,要欣賞的可能是之前已聽過的作品,他們除了欲重溫心儀的音樂,最期望是在這基礎上獲得一些新體驗,一點全新的刺激以至震撼,尤其對於一些耳熟能詳的作品,那種「且看有甚麼板斧」的期望,是十分強烈的。基於這因素,樂迷可能已現場欣賞過十次的《命運交響曲》,或已購入超過十張的「命運」唱片,仍樂此不疲,因我們對嶄新的詮釋充滿好奇(即使每次也可能得到大致一樣的經驗),這正是音樂藝術「二度創作」的魅力所在,這股魅力,促成相關音樂產品層出不窮,包括舉辦演奏會與出版唱片。

如指望出版唱片是一門利潤豐厚的生意,便不得不兼顧市場價值,卡拉揚既是最多人認識的指揮家,貝多芬又屬最馳名作曲家,便最配對公眾胃口,於是大量相關產品定期推出市場,宣傳當然說他每次演繹都更上一層樓,但產品的藝術水平已變得次要。有人指出,老卡晚年不顧一切地重錄作品,是為了保持其在唱片王國地位的舉措,倘真如此,參與其中的音樂家,還剩餘多少對待音樂藝術的真情實意?

偉大的音樂作品被利用為鞏固個人名氣的工具,變成商人的搖錢樹,貝多芬如泉下有知,可會按捺得住其一頭的怒髮?

「二度創作」是音樂家發揮個人創見和風格的「求新」階段。演繹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不斷對作品進行探索,發掘其中可能潛藏的深意與內涵,融會自己的理解和構思後,把音符具體而有機地重現,能自始至終保持這種求新精神的演繹者,最值得樂迷敬重。無奈種種因素窒礙、麻木了某些音樂家的求新精神。

無可否認,卡拉揚的指揮藝術經歷過輝煌的歲月,聽他一九六零年代指揮的貝多芬、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既體現完美的平衡性,又不乏靈感,無疑屬典範性演繹;他一九七零年代灌錄的柴可夫斯基、理察•史特勞斯、西貝流士作品,也讓人感覺他付出了最大的心力和激情。老卡這年代的唱片,最值得樂迷重溫,年前有兩套製作精美的韓版唱片,分別收輯了DG旗下這兩個時期的卡拉揚錄音,每套各82CD的專輯,搜羅了老卡指揮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最重要演繹,所有內容以原LP封套式樣包裝,堪稱美輪美奐,音響質素亦在水準之上,具有頗高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