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研究史上 「活下來走出去」用了百餘年

 【中新社洛陽十月二十日電】(作者 闞力 李超慶)今年是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

 研究史上,中國石窟寺從「活下來」到「走出去」用了一百餘年。

 「大約一百年前,外國學者開始研究中國石窟寺。」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二十日在龍門石窟所在地河南洛陽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幾十年,中國學者跑步「入場」石窟寺研究和保護,並開啟對外合作模式。

 張焯說,改革開放以後,通過與美國、意大利等國家的海外文保機構合作,中國石窟寺做了大量保護項目。「在傳統保護技藝基礎上,融入了世界性的保護理念和新科技材料。」

 至此,中國石窟寺才真正走上自我守護之路。

 但這些仍不夠。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李志榮認為,石窟寺首要目標是和時間賽跑的搶救。「運用數字化手段保護、恢復石窟寺及其他地表文物,正是基於當下這一目標。」

 在上海大學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黃繼忠看來,在自然界微生物、水等病害的影響下,石窟寺最難保護。怎麼樣延續石窟寺壽命,減緩風化破壞速度,仍是石窟寺等不可移動文物的重要研究命題。

 黃繼忠說,「石窟寺保護各有千秋。中國石窟寺保護以修建一些木質結構的保護性窟檐等為主,這對較大石窟的保護效果甚佳,保存現狀相對較好,亦得到海內外相關領域學者的認可。」

 近些年,中國科技部先後啟動石窟文物風化病害評估系統、保護技術研究等石質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特別是數字化虛擬修復技術的引入,很好地解決了石窟寺微生物病害治理等方面的難題。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賈濯非稱,龍門石窟此前已聯合浙江大學做了一件文物復原,在虛擬空間將異地的佛身和佛頭復合,呈現一尊完整的佛像。

 在石窟寺研究、保護的數字化道路上,中國並非虛擬修復一條腿走路。張焯說,「既包含數字化採集存儲、檔案的建設,同時在三維激光掃描的基礎上,進入更高層次的3D打印時代。」

 中國石窟寺「走出去」,莫高窟是首個「吃螃蟹」者,先於其他石窟寺率先將展覽推至海外。張焯解釋,與雲岡、龍門不同,敦煌莫高窟洞窟較小,且以平面的、二維的壁畫為主,複製相對簡易。

 「雲岡和龍門都是高浮雕,僅靠傳統美工是捏不出來的。」張焯說,「不過現在通過3D技術,已經實現洞窟等比例大的複製,在大體量洞窟複製的世界先河中,中國人走出了第一步,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張焯稱,隨著數字化等技術加持,中國石窟寺保護工作正在摒棄哪壞修哪的「被動式」,走向預防性保護、精細化修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