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心)如何做功德  星雲大師

 所以,布施是有層次的:

 一、施捨真理是上等布施。佛教認為上等的布施是給予心靈啟發的「法施」,這是許多人最為欠缺的。一個人即使有再多的錢財、再高的地位,不能明理,不能安心自在,也是貧窮。真理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假如能把真理布施給人,把知識技術傳授給人,則不僅能改善人們的生活,還能開發人們的智慧,以此利益更多的人。這就是上等的布施。

 二、急公好義是中等布施。當我們看到社會上諸多的不公平,應勇敢地伸張正義。看到國家的公益團體、弱勢團體生存困難,也應該給予贊助,助其發展,以發揮社會急公好義的精神。這是中等的布施。

 三、濟貧救窮是下等布施。有一句話說:「救急不救窮。」對於一時的急難救濟,猶如雪中送炭,讓急難困苦的人獲得轉圜的生機,是莫大的慈善因緣。但是,對於恒常的窮困,有時候是救濟不了的,因為這種治標的慈善工作並不究竟。

 四、施不甘願是劣等布施。有的人出錢贊助公益,但是布施之後心裏很苦惱懊悔,或是在別人強迫之下捐款,心不甘情不願,猶如剝去身上的血肉骨髓那樣痛苦。這種不是發自內心歡喜的布施是為劣等的布施。

 ‧佛光菜根譚‧

 無求的布施,端嚴高貴,令人感念;

 無悔的布施,身心光明,令人讚美。(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