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動物疫病防控的關鍵期,也是基層獸醫們最忙碌的季節。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的一家養殖場內,撒料機嗡嗡作響,奶牛吞嚼著草料。夏官營鎮鄉村獸醫沈俊康套上靴子,穿好防護服,經過霧化消毒後,帶著兩名村級防疫員進入牛欄,給牛抽樣取血。
他左手壓住牛的頸部,右手在取血部位快速消毒,將一次性取血針頭垂直刺入頸靜脈。待血液進入取血管,他迅速拔出針頭,將酒精棉球按在針孔上。
「下手快,能最大限度降低奶牛的應激反應,同時保護自身安全。」沈俊康說。
近幾年,中國現代畜牧業發展迅速,一座座現代化養殖場拔地而起,鄉村獸醫的工作也變得更加繁忙。
沈俊康將血樣逐個標記、裝箱,沒等坐下喘口氣,手機又響了起來:有養殖戶賣畜禽,需要開具產地檢疫合格證。
他說,檢疫合格證就是動物的「健康碼」,是各類畜禽在市場自由流通的憑證,「自己一刻也不敢耽誤」。
十幾公里外,另一名獸醫陳正博坐在榆中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實驗室,對送檢的動物血樣進行血清學檢測和病理學分析。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負責全縣重大動物疫病的日常監測和動態預警。
陳正博和沈俊康雖分工不同,但都是動物疫病防控戰線上的重要「前哨」。
「養殖戶想看疫苗有沒有起作用,就會把血樣送來進行檢測。」陳正博說,病原學檢測可及時捕捉疫情變化,對於預判動物疫病發生風險至關重要。
「以打針看病為主的中國獸醫,現在正成為預防動物疫病流行的『前哨』。」甘肅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何其健說。
去年,根據非洲豬瘟防控要求,跨地區調運仔豬、種豬,需要當地獸醫部門出具病原學檢測報告。這一年,榆中縣生豬出欄多,但因為有縣級實驗室,可以就地檢測,不需要像過去送往上級動物疫病防控中心。
「檢測速度更快了,基層防控網更密了,養殖戶也更安心了。」陳正博說。
中國不斷加大動物疫病防疫監測力度。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對動物疫情監測網絡建設和動物疫情預警都有明確規定。「十四五」規劃綱要亦提出,中國將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統籌佈局生物安全基礎設施,加強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建設和運行管理。
「所有這些措施都離不開『前哨』獸醫隊伍的發展壯大。唯有如此,養殖業生產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才有保障。」何其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