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 樂飛

據說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年輕時並未接受系統音樂訓練,作品的理論基礎較薄弱,故不擅長複雜的管弦樂作品。聽舒曼的交響曲,總讓人感到他的才華並未完全舒展,此乃基於其不成熟的管弦樂法所致。就管弦樂作品來說,我較喜愛他的協奏曲,因在獨奏樂器主導下,作品已足以充份發揮他的自由樂思。

上篇說過曾一度被人摒棄的舒曼《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也該談談《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此曲雖於作者在生時發表,但和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一樣,演出率遠不如《A小調鋼琴協奏曲》,錄音也不多,如樂迷因此而錯過這部傑作,實在是大大的浪費。此作旋律優美耐聽,散發如夢似幻的詩意,充份反映舒曼音樂的獨特氣質,事實上,憂鬱深沉的大提琴音色亦很配對他的性格。舒曼自幼喜愛大提琴,年青時曾學習過此樂器,深諳其特點,在演奏技術上亦可不需借助他人意見而盡情發揮其樂思。

《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誕生於一八五零年,稱得上舒曼晚年相對幸福的一段時期,那時作者和妻子剛從德累斯頓遷居至杜塞爾多夫,兩人對新環境感到很滿意,舒曼懷著歡樂心情寫成這部作品,同期完成的還有《萊茵交響曲》(第三交響曲)。連續不間斷的三個樂章,大提琴幾乎都以主奏的姿態貫穿全曲,樂隊雖然常處於伴奏地位,但始終與獨奏融為一體。大提琴樂句舒展得溫柔而抒情,毫不急促,絕不似一般協奏曲那樣包含許多炫耀技術的成份,即使在較奔放的第三樂章,獨奏技巧上的難點也點到即止。作者顯然無意為炫技而加添任何非音樂意義的多餘音符,他只為抒發內心感情而譜寫這部協奏曲。

此作曲式不拘一格,非常自由,雖然沒有激越的情感描述,但純為體現個人浪漫思想而作,忠實反映作者的性格和氣質,是典型的浪漫派作品。演奏這部協奏曲,不需特別標榜技巧,最重要的是一份真情,當然,大提琴家亦必須具備成熟的藝術修養。眾多錄音中,筆者對麥斯基(Mischa Maisky)的版本印象特別深刻,他至少有兩個舒曼協奏曲錄音,其中和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合作於一九八六年的版本,由於各方面配合得宜,堪稱完美演繹,最值得推薦。

麥斯基曾兩度亮相於澳門國際音樂節,二零零三年那次的選曲,正是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還記得他以偏於平靜的情感來詮釋這部作品,僅在第三樂章表現出恰當的激情,整個過程毫不渲染,絕不誇張;豐滿的琴音,聽來樸實無華,卻似乎充訴說著某些故事,所謂弦外之音,指的大概就是這種吧。

走筆至此,揚聲器正傳出麥斯基的舒曼協奏曲錄音,那是「慢板」的第二樂章。獨奏大提琴奏出夢幻般的主題,傷感旋律泛著絲絲甜美,與此同時,樂隊的首席大提琴亦在旁和唱,兩把大提琴黏附得如膠似漆,渾然一體。這溫馨旖旎的場景,無疑是舒曼與愛妻克拉拉的親密寫照,無奈這段美好歲月太短暫了,作者完成此曲後不久,抑鬱症再次發作,且病況漸趨嚴重,後來更急轉直下,至在精神病院逝世時,才僅僅四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