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天地)我們的大賽車(上)  葉子飛

 如果要數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活動,絕對非格蘭披治大賽車莫屬,畢竟在疫情期間,眾多活動宣布停辦的情況之下仍然能夠如期進行,可見其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這樣說或許可圈可點,但在我個人而言,還是有着一些依據。

 在升上大學前,我對大賽車都沒有太大感覺。小時候就讀的中學依傍松山,因此每逢大賽車期間,都有轟隆隆的引擎聲伴隨着上課,老師每說一段,就需要暫停數十秒,等待車群遠去,才繼續講解那冗長的課文內容。大學時候認識了幾位歐洲來的交換生,當我問到他們是如何認識澳門這座城市,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我,是因為格蘭披治大賽車而非賭場,這不但刷新了我對大賽車的認知,更是為作為澳門人的我提供了全新的國際視野,某程度上令這個活動成為了我心目中無法取代的旅遊體育項目,最後我還幫這幾位同學買到了當年的門票。

 澳門的大街小巷裏開設着大大小小的車行,而且數量不少,很多人並不為意這些車行其實很大部分都是由以往的賽車愛好者,甚至是退役車手所開設,可謂是由大賽車的營養所養活的人,懷抱着當天的夢想,轉化成學習維修車輛機械的動力,而每年持續舉辦的大賽車更是他們堅持追夢的燃料。

 疫情是不可抗力的環境因素,作為演出活動的從業者,演出停辦、座位減半、無法邀請海外演出者等等,均致使我們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然而在身處困境下,我並不執著於政府對不同活動的偏重,反而衷心感恩大賽車迎難而上,為一部分的追夢者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