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路心語)如果回到當年…… 思正

 轉眼間,踏上講台已然十二春秋。這些年,我都是主教高中,從未當過正式的班主任,單是在教學上,就已走過不少坎坷的路。當年,我教的是香港版教材,課本厚重,資料詳實,一扎進去就找不到北。每次無非就是看看教參,做做課件,講講課文,改改練習,最後考考學生。一周大抵教一篇課文,效率低到說來慚愧。如果回到當年,我會調整心態,走好執教的每一步棋。

 第一步是文本解讀。當初閱讀文本,只是草草過一眼,然後直接按快進鍵,看教參的解讀,找網上的解析。那時講課,大抵都是在做題,思維被框住了,生怕答案出現錯漏。如果回到當年,我會認真素讀文本,如李鎮西老師所說的,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只有讀出共鳴,讀出爭鳴,才談得上掌握了文本的精髓。每篇課文就如同一口井,值得選合適的點去深挖,不宜淺嘗輒止。徐傑老師有句話說得好,「語文老師研讀文本有多深,他在課堂上站的就有多高。」至於文本解讀方法,可以讀讀孫紹振老師的《名作細讀》,或是上中國知網搜索相關的資料,以確保解讀的合理性,從而避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第二步是教學設計。執教之初,我只是做課件,後來才發現做教案的好處。做教案有利於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可以高屋建瓴,不至於憑著感覺走。那時,我經常上「無憂無慮中學語文網」下載別人的教案,然後東拼西湊,自以為是取其精華,其實不過是在拾人牙慧。後來,我才明白,每次做教案前,應該先明確課文在教材中的意義,圍繞單元目標,認真思考教學目標,辨別重點難點,進而形成教學思路。之後,才去參考別人思路,或矯正,或補充,或調整,這才真正做到「六經注我」,而非「我注六經」。等到我讀了大量名家教學實錄後,我才真正意識到,教學應該走出適合自己的路子,而非盲目模仿。教案應該重在前期構思,而非盲目打磨。

 第三步是課堂教學。以往照著課件,推完教學任務就行,至於學生程度如何,並不關心,掌握怎樣,一無所知。課堂教學都是主講為主,只要顯出博學就好。教學環節密不透風,生怕學生亂了課堂節奏,其實都是教師中心主義作怪。如果回到當年,我會悠著點來,既要注重預設,更要注重生成。若是一味地唱獨角戲,最後全場觀眾只有自己。教學過程不能只是一問一答,而應該要有活動,有留白,有碰撞,有捕捉,這樣才能做到以靜制動,以簡馭繁。至於課件,不可過於依賴,不然一有故障,反而亂了分寸。板書設計,不可做成圈套,讓學生往裡跳,而應該是自然生成。其實,課件、板書無非教學手段,最終還要以生為本,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第四步是聽課評課。以前聽課不過是看熱鬧,教師是否設計精彩,學生是否踴躍參與。課堂要是一問就答,一答就對,就覺得有互動,其實那不是「對話」,而是「作秀」。那時評課也是說零星的感受,指出課堂缺點,也是很少考慮學情,更別說提建議。如果回到當年,我會在聽課前做到熟悉課文,帶著問題進入課室,看上課老師的處理,想想自己又會如何設計,並思考其背後所蘊含的教學理念。至於評課,優點好提,缺點也不難說,難在提出優化建議。只有設身處地,才不至於只見別人眼中有刺,而忘了自己眼裡有樑木。若是每次都能在心裡來來回回地走,自己也是等於上了公開課,教學水平自然提升也快。

 第五步是反思教學。過去教完課文,我就以為卸了貨,交了差,等考完試,學生不會的照樣還給我。好在有重複課,可以調整一下思路,然而框架已然定格,課堂少有不期而遇的精彩。過了五年,我讀了內地語文名師的書,這才覺得自己見識短淺。如果回到當年,既然決定做一名稱職的語文老師,那就走好專業成長的路。聽專家講座,固不可少;讀專業書籍,更不可丟。從模仿別人到借鑒名家,最後才能形成個人風格。好在這些年來,我都堅持撰寫教學反思,在實踐中改進,漸漸觸摸到教學的規律。故此,每次無論是上完公開課,還是家常課,得失之處,若是深有感觸,不妨記錄下來,作為經驗教訓,以供日後參考。總要相信,小溪小河奔流不息,有朝一日,也能見到大江大海。

 如果回到當年,我還有好多的遺憾要彌補,只可惜走過的路不能重走,踏過的低谷不能逾越。我現在慢慢意識到,要以反思者和研究者的心態去上好每節課,做到以教材文本,以學生為本,以研思為本,惟其如此,教學才能逐漸走入正道,在付出與收穫中,享受創造的樂趣。如果你是一名剛入職的老師,但願我所說的,對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