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生命教練系列——美學人生  文文

 美學人生就是用藝術家的思考方式來生活。現今很多成功的商業品牌如:宜家傢俬、星巴克、蘋果、索尼、無印良品……等,它們的成功因素是甚麼?

 宜家傢俬是全球最大的家品連鎖店,每年平均有五億人次光顧,它的賣點是簡約、品味、個性化而又廉價的生活美學。在宜家傢俬店舖內,處處都滲透着簡潔、真實而又溫馨的家的感覺,不同風格的家居佈置使人流連忘返,很多顧客都為了那種美好的感覺而樂意光顧。

 索尼前執行長大賀典雄曾說過:「索尼產品之所以與眾不同,領先對手,完全是因為設計美麗。」

 星巴克販賣的不單只是咖啡,而是為每一個顧客營造自己獨特的個人空間,它投入大量的美學元素,使顧客的感覺細胞在不知不覺中被觸動,完全被俘虜。

 蘋果教主史提夫‧喬布斯認為蘋果產品並非科技產業,因為iPhone的取勝之道並非在於科技先進,而是在於它的設計很酪。

 美學元素是現今社會的致勝之道。甚麼是美學?美學(Aesthetics)在希臘文中是指「感覺」的意思,「美」是因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受到觸動而產生的歡愉感覺,所謂「美學經濟」就是把各種感覺元素加入產品當中。

 二零零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加利曼(Daniel Kahneman)就是研究「美學經濟」而聞名的。他指出今天客人不只是簡單的「買」東西,而是希望透過產品,得到一種能夠觸動的情感體驗,產業須要超越傳統只重視功能和服務的概念,與感覺和體驗結合,他更指出,服務型和知識型的經濟已經過時,「美學」才是脫穎而出、致勝之道。

 前通用汽車行政總裁鮑勃‧盧茨(Bob Lutz)曾說:「我成功是因為我右腦出眾,我把通用看成一件藝術品來經營。」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李察‧佛羅理達教授,用了二十年研究是甚麼因素令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可以超越其他?他發現,藝術家如:設計、音樂、電影、繪畫、攝影、舞蹈等,聚居人口愈多的地區,科技會比其他地方趨前;他解釋:這是因為科技的發展需要人才來支持,而人才是需要有包容的文化環境,如果一個城市連性情古怪的藝術家都可以接受,其包容性一定很高,必定會吸引更多不同範疇之人才願意留下來,為科技和創意產業提供良好環境,紐約、倫敦、三藩市、波士頓、香港等城市是最好的例子。

 今天,世界各地政府都在搶奪有藝術訓練的設計和創意人才,因為血汗工廠式的集體生產年代已經過去,文化創意產業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過去,在工業化社會,改變是非常少的,生活的程序方法千篇一律,由工作所需的知識,到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都是依據集體的律例,不變、小變就是好,最多人做的東西就是最好,只要人云亦云,緊貼其他人的腳步就可以活得不錯,但在今天這千變萬化的世代,要活得有競爭力,過得精彩,「個體化」、「美學化」的人生似乎是你無可避免的選擇。

 甚麼是「美學化」的人生?以下幾點可以作為你的參考:

 1.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培育自己獨特的品味,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容許自己的真我和個性展露,尊重自己生活的抉擇,不再只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2.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你就是你自己,生活的目的,就是活出你自己。

 3.尊重直覺,直覺(Intuition)意思是向內部看,思想和認知自己的內部世界,直覺像拂過你身邊的微風,捉不到、摸不着,但又確實地存在,直覺初初來到的時候,是很難掌握的,因為它好像很模糊,一旦接受了,它會逐漸變得清晰,而且逐漸變得有價值。

 4.創造自己的美學標準,專心學習一種藝術,如戲劇、音樂、繪畫等,以培育對藝術的興趣、知識和欣賞能力,而且要為自己創造更豐富的美學體驗。

 5.無論多麼忙碌,每一個月最少看一本知識性的書,以及參與藝術性的活動。如感到思路閉塞,不妨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參觀藝術館、看看書、聽聽音樂、散散步。

 用藝術家的角度來思考和生活,以創意和感覺來補助傳統邏輯思維的不足,無論商業產品,或者是你自己的個人發展,都是新世紀致勝的大趨勢。生命有限,只要找到出路,發揮創意,你內在的潛能就會助你轉念,找到新的方向,活出更精彩的生命。朋友不要怕,只管信,加把勁去成就自己,就是全力去作自己的生命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