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三月一日電】(記者 唐小晴)中國人的春天,不祗美在山間田野,還香在舌尖上。時下,在中國各地陸續「上新」的春笋、香椿、藜蒿、蘆笋等春菜成為市場、商超「新貴」,喜歡嚐鮮的中國消費者餐桌上興起了「舌尖上的春天」。
記者連日在長沙多家大型農貿市場和商超走訪,各種新鮮春菜被擺在顯眼位置,價格實惠,但目前產量少的香椿成春菜中的「愛馬仕」,坐上喚醒中國民眾春天味蕾的「頭把交椅」,賣到一百多元(人民幣,下同)一斤。許多商超還專門推出「春日嚐鮮」「春日尋鮮記」售賣區。
今年,春節時間較早,春菜季較往年也提前開始。盒馬二月中旬就啟動「春菜季」,在全國門店上線六十餘種春菜。「有香椿、冰草、馬蘭頭等春菜代表,雲南的臭菜、成都峨眉苟地芽、貴陽捧瓜尖等區域小眾春菜也將上市。」盒馬春菜採購負責人謝羅敏告訴記者,頭茬香椿每公斤市場售價堪比一隻波士頓龍蝦的價格,預計三月中旬香椿大批量上市,消費者可實現「香椿自由」。
長沙岳麓區王府井盒馬鮮生店,蘆笋、紅香椿、雷笋、蕨菜、枸杞葉、冰草等春菜擺滿貨架。工作人員還把做香椿煎蛋步驟打印出來教消費者烹飪。「香椿、蘆笋、藜蒿、春笋、水芹菜最受歡迎,還會引入早春韭菜、雲南枸杞頭、水性楊花、象牙菜、草頭等新奇品種。」店長吳桂琴說,消費者對「不時不食」的認知越來越高,「吃春」需求、熱情增加,時令蔬菜已成很多生鮮品牌佈局的重點。
「香椿炒雞蛋,是北京市民致敬春天的一款特色菜。春節一過,北京市民春菜需求量逐漸變大。我們挑選了來自全國各地近三十個品種春菜『進京』,豐富北京消費者『吃春』選擇。」謝羅敏說。
中國最大農產品上行平台之一拼多多數據顯示,二月中旬以來,平台野菜搜索量增加百分之一百三十七,春菜相關訂單量翻倍,多家店舖銷量達上萬單。薺菜、香椿及江蘇菊花腦、風靡江浙滬的草頭及東北山珍柳蒿芽、刺嫩芽等新奇野菜最熱銷,部分春菜被納入百億補貼。
在廣州生活的李玉,最近買春菜給家人做了雞蛋炒香椿、臘肉炒藜蒿、火鍋涮薺菜、涼拌冰草、五花肉燒雷笋等新菜,要「把春天端在碗裡」。「用『吃春』感受春天氣息,開始成一種新現象。中國人的吃消費觀念從吃飽、吃好到吃得健康、吃出特色,是消費升級的大勢所趨。」李玉說,消費者願意為鮮、新、奇的蔬菜、水果買單。
春菜也給餐飲行業帶來商機。許多餐飲企業把春菜、野菜作為特色菜吸引消費者。長沙一家湘菜館用蘆笋、紅香椿、蕨菜、蠶豆、田七苗等春菜做成的菜品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