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醫院)教你讀懂營養標籤

 一走進便利店或超市,五花八門的產品盡在眼前,隨手拿起一袋餅乾或麵條,上面一定都會印有營養標示的表格。

 營養標籤包括「1+7」的營養成分,即能量,及三大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總脂肪,以及對健康有疑慮的四種物質包括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鈉和糖,共七種指定標示營養素。

 而現今社會主張健康飲食,因此許多食品飲品都標榜其為「低脂」「低糖」,但當中到底是否隱藏「陷阱」?而在解讀營養標籤時當中又有甚麼要注意的呢?

 注意一︰要留意計算單位。因市面上大部分產品會以「每百毫克」作計算單位,所以標籤標示數值,未必是總含量。

 注意二︰要小心「低糖」字眼。低糖的定義是每百毫克中不可含糖多於五克,有些人會看到「低糖」就以為健康,可以當水飲,更飲好多,但其實以一支容量五百毫升的膠樽裝飲品來計算,即使標明「低糖」,但總含糖量卻是五克的五倍,飲用完畢後就等於攝取了二十五克糖,相等於五粒方糖。

 注意三︰「低脂」未必等於「低糖」。部分家長為讓小朋友健康,因而會選擇一些高鈣低脂朱古力奶,但也要留意一些沒有標明低糖的產品,雖然低脂,但每百毫升的含糖量卻有可能超過十克,飲一盒就分分鐘攝取了二十五克糖,而根據世衛建議糖使用量每日不可多於五十克,而飲一盒奶就已經超過了每日上限的一半。除奶外,不少標榜著百分百純果汁的飲品,其實含糖量也很高。

 注意四︰不要只看標籤上的「聲稱」就被混淆視線。舉例說,坊間標榜一些的「非油炸即食麵」,脂肪含量較低,但鈉含量其實隨時超標,大家應該要多加留意。

 小貼士:營養標示中的「碳水化合物」就是醣類,包含了食物本身天然的糖和為了添加風味額外添加的糖,而營養標籤中的「糖」指的是額外添加的糖,已經包括在「碳水化合物中」,在計算糖的攝取量時不用再另外加上去。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額外添加的糖類應控制在總熱量的百分之五,以一天攝取一千六百卡路里來說,額外添加的糖不應超過二十克。

 最後,因為注意的地方每個人都不同,建議大家可以根據個人自身的健康來考量購買產品的優先。例如,要控制體重或減肥人士,要留意卡路里,即熱量;糖尿病患者就要留意碳水化合物及糖攝取;心臟健康注意人士,只要減少攝取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而血壓高患者,除了參看脂肪含量,更要留意鈉的攝取量。所以,重點還是在學懂標籤解讀方法,那麼就能食得更安心!◇

 科大醫院

 西醫營養科

 陳麗愉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