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魏因貝格的大提琴作品    樂飛

魏因貝格(Mieczyslaw Weinberg 1919-1996)的作品長久以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蘇聯時期,作曲家的猶太血統為其事業發展帶來諸多束縛及掣肘(他甚至被無辜抓進監獄),基於多方面的政治理由,魏因貝格作品被發表的機會遠不及蕭士塔高維奇,西方更無從認識他的音樂。幸好近二十年其作品的價值已逐漸被國際樂壇肯定,近幾年更成為唱片商的發掘對象,不斷有新錄音面世,當中很多都屬世界首次(World Premiere)灌錄,可知世人對其音樂已越來越重視了。

如你喜愛大提琴音樂,魏因貝格將為你提供一個寶藏,他雖然只寫了一部大提琴協奏曲,但其他大提琴作品卻有不少,包括鋼琴伴奏的奏鳴曲及無伴奏大提琴作品。

先說含鋼琴的奏鳴曲,魏因貝格寫了兩部大提琴奏鳴曲,第一號(Op.21)早於一九四五年已完成,但至一九六二年才由Daniel Shafran(1923-1997)首演,此曲分一慢一快的兩個樂章,儘管很多動機和織體都借用於Shostakovich的音樂,但大提琴表現出頗多猶太音樂語彙,這是魏因貝格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特徵,這點又反過來對Shostakovich的創作產生影響,後者的室樂作品明顯吸收了這方面的元素,此種互動關係,當然是兩位作曲家親切交往的結果。兩人的緊密友誼亦反映在第二號奏鳴曲(Op.63)上,此曲創作於一九五九年,傳統的三樂章形式,很多地方都帶有老蕭作品的影子,也受到巴托克曲風的影響,而旋律的運用則再次追溯到作曲家的猶太根源。

魏因貝格這兩部奏鳴曲非常適切地發揮出大提琴的音色特質,悠長的旋律線條綿延得極抒情且優美,也表達出豐富的情感,氣氛總體上是憂鬱沉重的,因壓抑而擠壓出的高潮,也暗示著作曲家的哀傷和憤怒,但並不過於沉溺及悲觀。

最近發現這兩部奏鳴曲的幾個錄音,個人認為由俄羅斯大提琴家塔拉索娃(Marina Tarasova)和鋼琴家索哥洛夫(Ivan Sokolov)合作錄於二零一九年的版本最值得推薦。同片還附有無伴奏低音提琴奏鳴曲(Op.108),這六樂章作品被塔拉索娃改編由大提琴演奏。塔拉索娃是俄羅斯最著名大提琴家之一,曾獲國內外多個比賽獎項,她的演繹範疇相當廣泛,包括不少俄羅斯現代作曲家的作品。

塔拉索娃保留著魏因貝格一九七九年贈予她的一份樂譜的副本——《為無伴奏大提琴而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 24 Preludes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Op. 100),譜上還有作者的親筆題詞,當時年輕的她尚未正式演奏這套作品,直至二零一八年,她才推出此作的唱片。

關於《為無伴奏大提琴而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要說的太多了。魏因貝格明顯受巴赫的《十二平均率》及蕭士塔高維奇相關作品的啟發,而為大提琴創作出《二十四首前奏曲》。雖然混合了無調性音樂元素,但整套作品借鑒巴赫的方式從C大調開始按曲依序發展,分別用十二個大調和十二個小調涵蓋了所有音樂調式。透過對各種調式的探索,魏因貝格運用豐富想象力為無伴奏大提琴開發出一套充滿創意的作品。

《二十四首前奏曲》對演奏者的技術要求較高,一九六九年,魏因貝格為羅斯卓波維奇創作了這套作品,在一九七五年出版的樂譜中,還印上這位大提琴家為作品悉心標記的指法和弓法,然而,整份樂譜卻對大師隻字未題,因為當時羅斯卓波維奇剛剛變節並已流亡美國。基於政治原因,至今未發現任何記錄顯示羅斯卓波維奇曾演奏此作,這套生不逢時的作品亦被遺忘多年,至一九九五年才被重新重視而公諸於世。

《二十四首前奏曲》的世界首演者是費格爾森(Josef Feigelson 1954-),他生於拉脫維亞,是Rostropovich及Natalia Gutman的學生,曾獲柴可夫斯基大賽和巴赫國際大賽冠軍,現居美國。據費格爾森表示,他一九九五年首次公開拉奏此作是在相當平靜的氣氛下進行的,地點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至於廣為宣傳的一次則是一九九六年在紐約的美國首演,他於同年製作了此曲的世界首個錄音,這個由OLYMPIA推出的錄音,現已改由NAXOS發行,同片附《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Op.72),魏因貝格還有三部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Op.86, Op.106, Op.140),同樣由費格爾森演奏的錄音載於NAXOS另一專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