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小憩)天時地利人和 邱文

 「新馬路任我行」前後三天舉辦,封閉這條主幹道交通,吸引九萬多旅客和市民打卡,一派人潮熱鬧氣象,為農曆新年添加喜慶,社會反應正面。固然,如斯大型節慶活動,是否取得預期目標,以至能否一如社會希冀能夠帶動周邊舊區經濟,還得檢視活動成效,不過,從當初社會展示的憂慮,到實施以後各種改進意見紛呈,可見「新馬路任我行」擺脫了社會「反對」之聲,有望逐步完善規劃。

 每當大型建設、規劃,又或如巴士專道、封閉主幹道交通等措施公布後,容易引發社會負面意見,以至一片反對聲音,導致計劃每每「胎死腹中」。過去這些狀況屢屢發生,為此,「新馬路任我行」從原計劃於去年底聖誕假期推出,因疫情進入過渡期而延至今年農曆新年實行,避開了上班上學對交通的需求,也在過大年氣氛中增添節慶元素色彩,減少了反對之聲,可算是「天時」之功罷。

 說到「天時」,國人辦事愛說「天時地利人和」,選在農曆新年舉辦「新馬路任我行」,正正契合其中,減低了社會阻力,用好疫後人們求發展、吸引旅客的共同心願,將人和發揮功效,才能取得地利之勢,在新馬路這條交通要塞實現理想,封閉交通成為行人專區。這些舉動,真的少了「天時地利人和」任一元素,都難以成事!

 如果說,三年疫情,令廣大澳門居民認清「利益」所在,作為休閒中心、旅遊目的地,竟欠缺遊客到訪,會是怎樣牽一髮動全身導致經濟斷崖下滑,居民失業待業加劇。影響民生!那麼,當疫情平伏,人們要復甦經濟,不得不面對旅客大增下「逼爆」的現實,權衡利害得失,想方設法吸引客源,也從各種舉措中探索出路,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總勝於事事反對連「試錯」機會也拒諸門外。

 改變,有諸般形式,反對探索,以為可以不變來安享「小確幸」的日子,經已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