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對話)團體討論定義  譚Sir

 五月二十一日(四)

 Dylan爸爸:

 您好!Dylan這幾天真的很熱衷於章魚班的二手玩具書跳蚤市場。先前爸爸媽咪參加的母親節抽獎活動中獎了,今天請Dylan帶獎品回家了。請爸爸留意,謝謝!

 最近,孩子對於「插隊」、「搶玩具」、「笑我」出現比較多的爭執,在老師觀察、協助處理一陣子後發現,原來孩子出現這些行為都是因為「定義」的差異。有些孩子認為排隊就必須要排在隊伍中,一旦沒有在隊伍中或前進太慢,對方就必須要重排,不能再排進隊伍裡面。但是被指控的孩子表示他並沒有離開隊伍,而只是身體彎出去看看,腳仍踩著線的。搶奪玩具也是如此,大多數的孩子表示放在自己前方的玩具就是自己的別人不能拿,但是孩子們也表示這樣很難確認有沒有人在使用玩具。因此我們也重新與孩子們共同界定了何謂「搶奪玩具」?只要從桌子上拿走玩具時都要先問「有人在玩這玩具嗎?」若大家都說沒有,那便可以拿走,但只要從同學手上將玩具或是東西拿走就都是「搶玩具」喔!「笑我」的行為也是如此,有孩子表示同學笑他是因為他眼睛笑瞇瞇的……我們也和孩子討論了一下「開心地笑」和「嘲笑」兩者間的差異?若同學有指著你或是叫了你的名字笑你,這種行為就能界定成嘲笑。但若是沒有,只是因為一件事開心地笑那就不太能算是嘲笑。就如同坐捷運時看到有人笑瞇瞇也不能說他是在嘲笑我們喔。中班孩子對於這些比較不具體的行為都很容易產生衝突,約範久了就會變成做到的孩子會去提醒尚未做到的同學,但是被提醒的同學就會老羞成怒,接著開始玩起口角遊戲。我們藉此運用「機會教育」或是「團體討論定義」就可以協助孩子慢慢修正思維,把偏差轉為恰當的行為模式。

 本周音樂課的教學歌曲:《我很高興》。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兒童歌曲,由於變成大象的小老鼠已經如願以償加入了大聲公合唱團,於是與合唱團的其他成員一起開心的唱起歌來!這首歌將引導中班的孩子再次練習分組演奏不同節奏,讓大家習慣觀看指揮與聆聽音樂中的特殊音效。

 親愛的Rita老師:

 您好,母親節禮物已收到了,謝謝!今天Dylan說Rita老師喉嚨有點不舒服。Dylan說:「老師常常要說話,很辛苦!所以我們同學當聽到老師說Lineup,就要馬上排隊了。」Dylan爸爸寫。(K2,第一百五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