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構建黃河流域水利工程骨架 張添福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及青海省累計投入536億元人民幣,在青海黃河流域建成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等,構建了以供水、灌溉、防洪、水保等功能為主的水利工程網絡骨架。
位於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黃河的發源省份。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劉澤軍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青海建成引大濟湟調水總幹渠、北乾一期和黃河幹流防洪、沿黃四大水庫灌溉項目等重大水利工程,基本建成引大濟湟西幹渠、北乾二期主體工程,沿黃10餘座水庫建成蓄水,構建了以供水、灌溉、防洪、水保等功能為主的水利工程網絡骨架。
劉澤軍表示,該省還印發實施《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規劃》《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規劃》等重點規劃和飲水安全、灌區改造、水土保持、山洪災害防治、節水型社會建設等專項規劃,構建了層級配套、銜接有序、系統完備的水利發展規劃體系。
據悉,青海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黃河幹流水質保持Ⅱ類及以上。該省連續10年全面完成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控制目標,實現黃河流域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及以上的用水單位計劃用水管理全覆蓋。
青海省水利廳副廳長王永祥表示,黃河保護法將於4月1日起施行,青海省將牢牢抓住黃河治理保護主要矛盾,用法治力量守護好母親河。◇(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