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鏡人語)閒逛益隆說炮竹  海浪

聞名已久的益隆炮竹廠舊址,終在月前完成修葺,並於春節時,與市民見面,我藉着假日閒暇,到彼一遊。

我走進廠區,沿着新建的步道,緩緩而行,參看那些已成斷垣殘壁的老舊房子,沿途細看文字解說,了解這些房子,是甚麼部門,有何用途,從而認識製造炮竹的流程;廠房亦確是保育得原汁原味,對曾經的業者,更是滿載濃濃的懷舊味,但對未嘗接觸炮竹業的年輕後輩而言,就只是廢舊老屋,其他便不知所云了。

我從園子轉到展館,觀看圖片及實物資料,看完一組簡單介紹炮竹製造的流程圖後,一具實物資料—炮架,吸引着我的眼球,那具我們稱為「炮架」的東西,並非安裝大炮的架子,而是用作搓實炮殼的工具;小時候,家裏亦有副「炮架」,嘗見母親與乾媽兩人,一同操作,你來我往;至於它是那個工序,就必須從製造炮竹的流程說起,才可以講得明白了。

益隆炮竹廠所展示的,只是將半製成品—炮殼入藥、插引,至完成的過程,是最危險的工序;兒時我家做的,是沒有危險性的,炮殼部分的「上皮」工序,即是為素顏的炮殼,穿件花衣裳,繁忙時,炮廠員工,會把炮殼送到我家,但更多的,是與姐姐一起去炮廠交炮及取素炮回家。

每當人多取炮時,就必須輪候,遂能親睹工人們將草紙製成炮殼的全過程。女工把大張(約為A0)的草紙,先搓成筒狀,再切成適當長度的炮殼,其時,炮殼還是鬆鬆軟軟且混亂成堆的,便讓小孩按同方向,砌成整齊一行,每籮四行,偶爾,我們取得一籮,姐弟倆努力大半小時,賺到一毛錢,便樂了半天,鬆軟整齊的炮殼,就是用「炮架」搓實(後期用機械)之後,才讓我們領回家去。至於「上紅皮」的工錢,僅是三毫六分一籮而矣,其後雖有增加,卻已是炮竹業式微的前夕了。

上完紅皮,下一工序,我們稱之曰「埋角」,是將零散的炮殼,扎成餅狀六角體,筆者小玩伴的母親,就是從事「埋角」的了。只見她用繩子,圈起大捆炮殼,放在桌上,邊數數,邊把炮殼,排列整齊,左晃晃,右動動,時而又加幾個炮殼,不多久,六角體漸告成形,最後,便小心翼翼地將之扎實,即成為炮殼數量恆一定,美觀整齊,又易於搬運的炮殼六角體了。然後,將兩面炮孔封閉,是為「鑿炮」,再將之切開兩半,成炮仗的長度,就可以送往炮竹廠,插引、入藥,製成炮竹了。

炮竹經過十多個工序,終於製成了,只要一點火屑,隨着一聲巨響,它便粉身碎骨,化成紙屑,結束它短暫而響亮的一生;但這又不是它唯一的用途,炮竹也可以默默地化身成上好的袪蟲藥及乾燥劑,兒時,母親總在衣物中間,放入幾包澳門製造的炮竹,作為防蟲、除濕之用。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炮竹業仍是澳門的重要產業,養活了成千上萬的澳門家庭,筆者的同學、玩伴,以至鄰里,許多都是從事炮竹業的某個工序,做炮仗早已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如今,遊園憶故,能不令人思緒萬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