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隨筆)我國國歌的歷史   風雲

早在清朝的時代,我國就有了國歌的出現,因為那個年代,清政府已開始和各國有了一些交往,基於外交和禮儀有時是需要應用到國歌的,此歌稱作《鞏金甌》,由溥侗作曲,嚴複作詞。其實清代政府在之前也曾用過《普天樂》、《李中堂樂》、《頌龍旗》等作為半官方的代表國歌,到了一九一一年,才指定了《鞏金甌》為正式國歌,可惜不久清朝就已滅亡,國歌也成為一大諷刺了。

到了國民黨統治中國時期,三十多年的時間裡面,竟然出現了五首不同版本的國歌,分別是《五族共和歌》、《卿雲歌》、《中華雄立宇宙間》、《國民革命歌》、《三民主義歌》等,主要就是不同的軍閥掌權,就有不同的國歌出現,但大多是時間不長,也可看出其政局的混亂缺乏代表性。

在一九四九新中國正式成立之前,由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政權,在世界上已有一定的地位,亦能參加了一些國際外交事務,那時候因為還未有制定正式的國歌,因此就用了《國際歌》作為代表,但那已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事情了。

新中國正式成立之後,馬上宣佈了《義勇軍進行曲》是我們的國歌,此歌是由民族音樂家聶耳所作,田漢先生作詞,原是一九三五年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這是一部激勵人心的電影,導演是許幸之,袁牧之、王人美、談瑛等主演,劇本則是由田漢和夏衍所寫,電影一出現,馬上受到空前的重視和反應,直到今天,仍是得到我們的肯定,就在去年,電影再次獲得新時代國際電影節的金楊花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百部優秀電影作品評比中,更是排名第一位,而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更成為國歌。

在建國七十四年的歲月中,國歌也有一些輕微改變,例如在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八年期間國歌只奏音樂,不加進歌唱,後一九七八年開始,才恢復了演唱歌詞,稱為奏唱國歌呢,到了二零零四年三月十四日,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家的代表歌曲,在奏唱的時候,規定了應用的場合,不能隨意濫用,而且在曲調、調性、速度、歌詞、感情和應用的禮儀,都有詳細的規定,以顯示國歌的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