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最前線)中國續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與發展  顧天成 董瑞豐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將持續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著手,如大力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實施「千縣工程」,建強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降低藥品耗材價格,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從而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一、多措並舉逐步緩解就醫難題

 「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好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薛海寧說,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積極推進各項舉措,解決包括群眾跨省跨區域就醫、藥品耗材不合理使用、患者就醫體驗改善等一系列問題。

 建設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通過專家支援、技術平移、同質化管理,填補地方在腫瘤、兒科等重點疾病方面的短板弱項;建設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在二0二0年至二0二二年,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住院費用政策內報銷比例同時提高約五個百分點;建設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為群眾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近年來開展一系列工作,全力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湖南省湘潭市市長胡賀波在發佈會上介紹,湘潭市在城區聯合四家綜合醫院,協同六家專科醫院,聯繫二十四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了湘潭城市醫療集團,在推進醫療藥品耗材集採、醫院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實施一體化。

 二、點面結合發揮示範項目帶動作用

 河南省周口市引導公立醫院服務方式轉變,探索醫保基金打包付費等機制,引導群眾合理就醫;山東省青島市提升急診急救、婦產兒科等專科能力,補足城市醫療服務能力短板;福建省三明市強化「三醫」協同,持續擠壓藥品耗材虛高價格,十一次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公立醫院收支結構進一步優化……

 據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財政部共同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通過揭榜掛帥、競爭性評審的方式,在全國遴選了兩批共三十個地市和十四家大型高水平公立醫院,聚焦示範目標,積極深化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數據顯示,第一批示範城市二0二二年縣域內住院量佔比平均由約百分之七十三提升到約百分之七十六,三級公立醫院出院患者四級手術佔比平均由約百分之十五提升到約百分之十九。這代表著示範城市醫療資源佈局更加合理,醫療質量水平亦不斷提升。

 三、創新支撐著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表示,包括華西醫院在內的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不僅要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也應堅持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圍繞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開展技術創新、科技攻關,解決一批診療設備、進口藥品、高端生物材料等醫療科學技術難點問題,切實使人民群眾獲益。

 近五年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累計轉化科技成果二百多項,轉化合同金額超十億元人民幣;自主研發新藥「超長效局部麻醉藥」的有效時間延長至五十多個小時;開展低位結直腸癌微創手術,使得患者保肛率提高至百分之八十五,大幅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認為,建設高素質醫學人才梯隊是公立醫院高質量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導向。

 他介紹,北京協和醫院分層分類打造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給予各學科有較強發展潛力的優秀醫學人才科研基金、平台項目等支持,支撐其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近年來,這些人才研發了中國國產人工膜肺、多模態神經系統疾病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等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