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培正 司徒玥明

 「叮鈴鈴——」

 這是今天的第八個鬧鐘,它提醒我要開始學習了。我不耐煩地按停它,繼續躺平在那溫暖舒適的床上。

 我清楚知道繼續「躺平」的後果是什麼,是做不完卻仍要完成的作業,是要用一盞燈,一枝筆,一個晚上,一個人,創造一個奇蹟才能追趕上被浪費掉的時間,是讓我悔不當初的測驗成績。

 有個微弱聲音告訴我要行動起來,告訴我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但我的身體卻像是被什麼沉重的東西壓住,怎麼都起不來,彷彿在告訴我躺平才是正確的選擇。

 不知道過了多久,鬧鐘又響起來了。這一次,我沒有立刻把它按停,而是在行動和躺平之間來回掙扎。最終,我關掉了鬧鐘,不爭氣地躺著。空氣突然變得安靜,我能聽到風吹過窗簾的聲音,也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嘀嗒——嘀嗒——」分針和秒針跳動的聲音變得格外清晰,我感受到時間的流逝。一秒,兩秒,三秒……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耳邊逐漸有了各種不同的聲音。

 「沒有拖延,就會獲得不一樣的成績」、「放棄掙扎吧」、「為什麼別人都可以那麼自律」、「你做得還不夠,遠遠不夠,還不夠完美」……

 這些聲音讓我喘不過氣來,沉重的壓力讓我感覺自己掉入了一個深不可測的懸崖。我看到的是家人對我的期望,是付出了努力卻得不到回報的落差感,是別人對我的否定。我想逃出這看不到盡頭的深淵,但無論我怎麼努力,都好像無濟於事,時而拼命掙扎,時而任由自己繼續墜落。

 也許是害怕失敗,也可能是害怕自己的努力最後變得毫無意義,又或許是害怕自己沒有能力完成任務,只能用拖延去逃避現實,希望時間能停留在這一刻,永遠不必面對殘酷的現實。

 這時,一縷陽光打到我臉上,很舒適,很溫暖。像是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鼓勵我,告訴我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人可以讓所有人都對你滿意。失敗並不可怕,不去面對,不去經歷,才是真正的失敗。

 此刻,鬧鐘再次響起。這一次,我沒有猶豫,走向書桌,翻開書本,開始學習。

 也許,邁出第一步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