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港澳作家回家團  喬捷

「萬水千山總是情-歡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動,澳門作家一行二十多人昨天已基本抵達北京,登機前一看同行的伙伴,有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有兒童文學、科普、文史的寫作者,還有學者和文學社團領導,這樣的陣容多元,全面展示了澳門作家書寫的不同面向,而且當中不少更是跨領域的專家。

在只有幾十萬人的小特區,澳門作家普遍低調,醉心寫作的大多不愛參加交流活動,而精力充沛的又往往身兼多職,工作和家庭任務特別多,以致要找些有分量的澳門作家當門面「走出去」,往往很難湊出個大陣容。這次能吸引到大家參與,我覺得「回家」這主題的召喚力和溫情,多少有推動作用。

像我聽到「回家」一詞,突然就憶記起曾因多年沒回家鄉在心裏有過的愧疚。大學時說為讀書,出來工作時為拚搏,結婚以後為慰妻育兒,就是不願意花時間成本回鄉,情願請老家的親友來澳門聯誼。然而,回家的意義遠不止於親友見面,當中還有認祖歸宗尋根守根的意味。像清明重陽各家各族同時回鄉祭祖掃墓,老祖宗設定這一傳統,大概講究的便是這記得根在何處的意義。

這次港澳作家回家團,給我就是省親的感覺,因此再忙還是試着請假跟大伙兒一起「回家看看」——該是時候當個好孩子,看看帶過我的爺爺奶奶了。我猜想,當中必定還有掛念我們的長輩,想看看這些年我們在外面過得好不好。有同樣在外謀生的兄弟姐妹回來,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經歷。老家會派出最熱情的鄉里,帶我們看看家鄉的發展,細說當年,鼓勵我們多回來玩、回來發展,用好家鄉的好山好水。

時間雖短暫,但肯定能增進彼此的瞭解和感情,促進了族人之間的聯繫。老奶奶會記得我們日常是九點鐘上班,八點鐘才起床,不會太早為我們準備早餐。我們也學會了幾句地道的家鄉話、知道更多家鄉事,以後在外遇到同鄉,就更能把話題打開。

回家並不需要甚麼主題,能這樣在特定的時間在老家集結在一起,本身已經意義非凡。肯歷萬水千山回家,當中肯定有情。當然,族中有個熱心的動員者、召集者,作用亦極為重要。在此。要感謝中國作家協會港澳台辦公室的悉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