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保健)中外加強合作為罕見病患者打開健康之門  柳昌林 陳凱姿

 在會場大屏幕播放的視頻裡,漸凍症患者蔡磊正分享他組建團隊、推動患者數據庫建設和藥物研發的故事——這是博鰲亞洲論壇二0二四年年會「關注罕見病,促進健康公平可及」分論壇上的動人一幕。

 被譽為「漸凍症鬥士」的京東集團前高管蔡磊,由於喉肌和呼吸肌的退化,說話時只能從喉嚨裡擠出又細又尖的聲音,但他與病魔勇敢鬥爭的精神獲得了全場與會人員的熱烈掌聲。

 「漸凍人」「瓷娃娃」「蝴蝶寶貝」……這些不常見的名詞,是社會賦予罕見病患者的溫情稱呼。世界衛生組織將罕見病定義為︰患病人數佔總人口萬分之六十五到千分之一之間的疾病或病變。目前,全球已知罕見病有數千種,被稱為「醫學孤兒」的患者約有三億。

 由於發病率和治癒率極低,罕見病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醫學難題。應對罕見病,在藥品研發、疾病診療、醫療保障、跨國合作等方面,仍存在諸多挑戰。

 博鰲亞洲論壇二0二四年年會專門設立了關於罕見病的分論壇,嘉賓共同探討如何為患者打開健康之門、如何幫助患者獲得更多權益保障。

 三月二十一日,全球首款用於治療「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突變漸凍症的靶向藥物,落地論壇所在地不遠處的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這意味著包括蔡磊在內的中國漸凍症人群,多了一個「不出國門用上藥」的機會。

 近年來,作為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樂城通過「特許政策」已引進超過四十款罕見病特許藥品。中國擴大醫療健康領域對外開放,加強罕見病診療技術和藥物可及性的國際合作,使越來越多的罕見病患者獲得新的治療選擇。

 應對罕見病的「中國方案」,正在被世界看見。在中國,罕見病採取目錄式管理,超過八十種用藥納入醫保,一些長期未得到有效解決的罕見病,如戈謝病、重症肌無力等均在其列,這項政策有望為二千多萬名罕見病患者帶來更多福音。

 今年一月一日起,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徵患者迎來命運轉折:曾經一支二萬多元的「救命藥」,經醫保支付報銷後,每支價格千元左右,讓不少患者和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針對藥品審評審批,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科技和國際合作司司長秦曉岺說,中國對有臨床價值的、創新的罕見病用藥,給予優先通道,讓它更快走向市場。

 中國罕見病聯盟執行理事長李林康認為,應對罕見病,是一個從醫藥、醫療到醫保的系統工程,缺了哪一塊都不行。「人類應該通過國際合作提高罕見病診療技術和藥物的可及性,共享醫學成果。」

 「罕見病研究,不像癌症、糖尿病研究那麼有吸引力。」阿斯利康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坦言,企業不會願意花十億美元去開發只有一千人需要的新藥,因此國家政府應建立「報銷資金池」,以降低罕見病藥物的研發和治療成本。

 國際罕見病理事會主席杜蘭‧王‧里格說,罕見病患者中半數以上來自遺傳,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可以讓家庭和社會節省很多成本,省去很多痛苦。此外,在藥物採購上,各國或可進行「國際團購」,減少診療費用。

 罕見病對於世界各國,既是共同的挑戰,也有共同的責任。與會嘉賓呼籲,全世界應合作加速罕見病困境「破冰」,努力讓「醫學孤兒」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