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菲煽動陣營化 東盟緣何仍重視中國?

 【香港中通社四月十五日電】(記者李明珠)在美日菲不斷挑動局勢,意圖通過「小多邊」機制遏華之際,近期,東南亞國家也掀起高層訪華熱潮。東南亞態勢報告亦顯示,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站隊首選。儘管美國意圖推動陣營對立,但東南亞國家仍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

 在剛結束的美日菲三國領袖峰會期間,美國重申對菲日「如鋼鐵般堅定」的防禦承諾。美日菲「三邊」成型,外界認為,這或推動亞太地區「北約化」發展,亞太「陣營化」對抗的色彩越發濃厚。

 對此,中國南海研究院世界海軍研究中心主任陳相秒十五日向香港中通社表示,美日菲峰會衝擊整個地區的地緣政治結構,加速亞太地區地緣政治陣營化的趨勢,亞太地區已出現多個機制化水平極高、針對性極強、對抗色彩極濃的小圈子。

 他續指,陣營化的潛台詞就是對抗,美日菲機制的對抗色彩比其他小圈子更濃厚。而菲律賓作為南海有關爭議的直接當事國之一,加入到以美國主導、日本作為重要參與方的機制中,這也表明美國試圖利用有關聲索國作為代理人或者地理上前沿基地,遏制中國。

 從東盟角度來看,陳相秒指出,菲律賓是東盟成員國,東盟有三個「一體化」進程,包括政治安全一體化,這本應是東盟之間協調。但在菲律賓更傾向於與美日保持地區安全的協調後,東盟政治安全一體化面臨衝擊,也讓東盟主導的地區架構面臨破碎,形成各有各的政策安排而非統一協調的局面。

 美國意圖建立「小多邊」遏華機制,但發展對華關係仍備受東南亞國家的高度重視。近日,東盟國家掀起訪華熱潮。分析指出,這些國家有意鞏固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和經貿合作,也是在用外交行動表明戰略自主立場。

 此外,根據本月初發佈的東南亞態勢報告,中國繼續被視為在經濟和政治上對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國家,若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有過半受訪者選了中國。

 陳相秒說,現在印太地區有兩種處理國際政治問題的模式,第一個模式是「美國模式」,即基於霸權主義和現實主義政治的模式。現時,美國正處於霸權的關鍵期,其權力優勢被新興國家的崛起所削弱,隨著全球治理成本增加,美國維持霸權的成本也在增加。這種「美國模式」將給相關國家帶來戰爭、衝突和摩擦。

 陳相秒說,另一種是中國倡導的模式,即以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重要目標,強調共同發展、可持續安全觀的自由主義式的模式。中國從來不要選邊站,從東盟國家掀起訪華潮,說明有關國家看到了中國的模式更加符合各國的利益,也符合整個國際關係發展的趨勢。這也是他們做出的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