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者園地)齊瑪曼奏巴赫   樂飛

當今德國小提琴家中,擁有最全面實力和嚴謹技藝的,個人認為並非甚麼小提琴女王,而是幾位低調的大師,可能基於較謙卑的性格吧,他們有別於一些注重宣傳的明星級演奏家,他們的聲譽建立在智慧和勤奮的基礎上。

上文提到的齊瑪曼(Frank Peter Zimmermann 1965-)30CD專輯,是小提琴家初出道加盟EMI至其演藝高峰時期的珍貴演奏記錄,每張錄音皆出色,加上吸引的售價,可說是去年推出的最高性價比套裝唱片。

在經歷頗漫長演藝生涯後,齊瑪曼早已留下很多重要小提琴曲目的錄音,唯獨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作品(BWV1001-1006)是近年才完成灌錄。齊瑪曼遲遲不涉獵這套被視為經典的曲目,相信並非技巧問題,很顯然,在這位謙虛持重的大師心中,J. S. Bach的無伴奏小提琴曲具有超然地位,他等待相關樂念發酵成熟,才考慮灌錄。

錄音分兩次在進行,第二號奏鳴曲組曲、第二號組曲及第三號組曲推出於二零二一年,而第一號奏鳴曲、組曲及第三號奏鳴曲則剛於去年發行,就錄音分佈時間之長而言,大概亦反映出齊瑪曼審視整套作品的認真態度。

聽畢兩張唱片後,筆者對巴赫音符的解讀方式可說增添了全新的領悟。整體而言,齊瑪曼在不少段落以較慢的速度表述,令複雜的音符在較廣闊時空中鋪展;運弓力度一般比較輕盈,演繹似乎輕描淡寫,但每一樂句都經過深思熟慮;個人投放的色彩也減至最低限度,這種高純度的詮釋,為聽者提供了充裕的空間,細心推敲、玩味潛藏在樂句後的意涵。

勿以為部份樂段的偏慢手法會貫徹到其他樂章,快樂段有些密集音符速度之快,會讓你讚嘆其手法之利落,例如第一號奏鳴曲第四樂章、第一組曲的第四樂章、第三號組曲第一樂章,都奏得飛快,但表述非常清晰,且條理分明,每一音節在音準、節奏上都交待得清清楚楚。

齊瑪曼特別注重低音聲部,例如第一組曲第三、五及七樂章,第三奏鳴曲的首、尾樂章,都強調出原譜固有或隱藏的複調旋律,儘管有時稍為犧牲了樂句的歌唱性。有些段落如第三號組曲第三樂章中的裝飾音,別具一種自然流露的新意,卻絕無嘩眾取寵之嫌。

夏康(Chaconne,第二組曲末樂章)一段的演繹並非落墨於營造昂揚寬宏的氣度,也不要期待如Martzy版本中的張力與激情,齊瑪曼的詮釋只會令你覺得沉著冷靜、淡定自若,聽者亦毫不感受到因樂曲難度而帶來的壓力。

齊瑪曼的巴赫當然不像Milstein(一九五零年代版)般滔滔不絕,緊張刺激得教人心跳加速,他的音色絕不可形容為凌厲,其偏柔的運弓絲毫不具攻擊性,所有重音都被柔化,完全沒有炫技的效果,只能說這種不帶渲染的手法,在表現音色純度方面更進一步。

齊瑪曼以其獨有角度透析及理解巴赫的樂句,一切仍以原譜為依歸,再憑高超技巧重現作品在其心中的形象。他的琴音潔淨得毫無雜質,只有絕對扎實、洗鍊的技巧,才能把整套作品還原得如此工整嚴謹、純美無瑕,散發端麗優雅氣質。他的巴赫無疑是認真、謹慎推敲下的產品。

其實在無伴奏組曲及奏鳴曲之前,齊瑪曼於二零零六年已灌錄了巴赫為小提琴與古鍵琴合奏而寫的六部奏鳴曲(編號BWV1014-1019),與他合奏的是鋼琴家Enrico Pace。筆者喜獲這版本,因一般錄音都是和古鍵琴合奏,鋼琴版本較少見,而Pace是很好的巴赫作品詮釋者,他的琴音在樸素中帶活力,為作品賦上適當的雀躍動感,並增添更豐富的層次。聽齊瑪曼在這套作品中的演繹,感覺他拉巴赫的淨化風格在那時候已開始萌發了,只是後來在無伴奏作品中表現得更透徹、更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