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漫話)《窗邊的小荳荳》的人性光輝  令狐昭

《窗邊的小荳荳》(2023)是繼《再見螢火蟲》(1988)和《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2016)後又一聚焦二戰時期日本平民生活的日本動畫電影,故事改編自著名藝人黑柳徹子在一九八一年出版的自傳隨筆集。原著描述作者童年時在一間位於東京都的小學中,所經歷的生活點滴,作者藉此向小林校長致敬,感念他崇高的人道思想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據說這部自傳不但感動了無數讀者,更在二十世紀震撼全球教育界,點燃起很多人成為教育改革者的火種,不少人視之為教育哲學甚至教學大全。黑柳徹子曾多次收到電影化的邀請,但她一向不想破壞讀者的想像,因此拒絕了所有提案。然而着迷於這部經典之作的「多啦A夢系列」導演八鍬新之介,多次帶着概念圖拜訪她,並試圖說服她:「如果是動畫片的話,喜歡原作的粉絲或許也會很高興」,結果他的熱情感動了她。在原著面世四十年後,一部具有史詩格局的電影奇蹟般地誕生了。

該片將歷史、文學、動畫和電影完美結合,把二戰時期的日本家庭和小學校園,以及戰爭為日本民眾帶來的變化,逐一娓娓道來。影片上半部主要描寫小荳荳的校園生活和學校的教育面貌,包括兒童們的真摯友情與小林校長的教學方法之間的微妙關係。其樸實無華的畫風和精準到位的角色設定,勾勒出教育應有的愛的本質──以瞭解、接納、尊重和關懷支持每個孩子,讓他們擁有自在成長、充分發揮的空間。正如片初校長所言:「世間上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見其美而不感其喜,聽其聲而不感其樂」,難怪後來一眾兒童高歌一曲、非暴力地對抗街頭小惡霸,盡顯文化軟實力之可貴。校長的愛心和睿智,令所有孩子都可以與眾同樂,身心健康地成長,尤其是罹患小兒麻痺症的學生參與二人三足比賽一幕,相當感人。故事更透過學生所閱讀的西方反黑奴制文學,進一步彰顯反種族主義和反歧視意識等普世價值,集結真正和諧共融的能量。

影片下半部成功刻畫當時日本國家意識形態跟民眾思想的矛盾與分歧,箇中的政治意涵甚具思想深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荳荳的父親明明是個小提琴手,偏偏拒絕為國演奏軍曲;而小林校長背向觀眾、獨自看着牆壁上所張貼的英美軍艦圖片時,竟然憤怒地把它撕下來,如此一反常態的行為,似乎暗示了他對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事實上,在日本軍國主義以及全球戰爭陰霾籠罩之下,很多知識、資訊和資源被賦予侵略性、毀滅性的力量,暴力和仇殺被合理化,正義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校長怎忍心目睹自己親手培育的學生,長大後投身殺戮戰場,隨時斷送寶貴生命,何況戰爭裏的無辜受害者,不乏他多年來用心栽培過的桃李。直至美軍展開空襲,學校終被火海吞噬,校長沒有灰心喪氣,反而希冀着興建一個更美好的校園。看見這些個人意志勝過國家利益、人性光輝壓倒愛國主義的畫面,教人如何不痛哭流涕,同時深受啟發?

黑柳徹子一直期望透過作品,讓每位成年人都能夠尊重孩子的個性,發掘孩子的本質與才能,並把孩子視作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結果這部自傳文學被電影化之後,幾乎跟同年上映的美國校園溫情勵志小品《滯留生》(The Holdovers,2023)互相輝映。其實八鍬新之介執導的「多啦A夢系列」電影,同樣以思想性和啟發性見稱,例如《多啦A夢:新·大雄之日本誕生》(2016)批判地產霸權和怪獸家長的所作所為,對改寫歷史、實行霸權帝制的獨裁者,予以譴責和嚴懲,而《多啦A夢:大雄之月球探測記》(2019)則抵抗帝國主義人工智慧文明及其殖民侵略陰謀,擁抱自由,重拾光輝歲月。自一九八零年以來,多啦A夢電影世界總是憑藉天馬行空的內容,周而復始地傳遞着仁愛、友情、真誠、勇氣、無私、樂觀、希望、謹慎、團隊精神等信息,跟歷久彌新的《窗邊的小荳荳》不謀而合。看過這些作品的大小觀眾,很難不憬然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