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鏡人語)濠江回憶:中秋序曲與主旋律  林老師

轉眼明月又中秋,轉眼一年一度是中秋,餅店、超巿盡見應節暢銷的月餅,陳展在當眼位置,真箇「行船忙解纜,月餅爭賣先」。節前自用忙送禮,除了主角月餅外,一應時果定也不能或缺,現今孩子總覺這是長輩成人的活兒,筆者毛娃時代期待的除了中秋前後的玩意,更視它為一個賺零花錢的機會─月餅製作前期幫工。

春末夏初,晨光曦微,陋巷小伙,齊集「葉培記餅家」在沙欄一後巷工場門外,等候蒸煮已熟的蓮子,由店方按量分配,交一眾主要由稚童毛孩的幫工,為製作月餅主要成份「蓮蓉」的前期作準備。幫工拿了店方蒸煮了的蓮子,主要是用牙籤狀的幼小物,從米黃色的熟蓮子中把青綠綠的蓮子芯弄出來,我們稱這工序為「穿蓮子」。童工們除了要把蓮子芯清理乾淨外,更要有快捷的效率,否則當你第一輪完工後,店方該日的工作量完成了,各幫工亦可結算工錢了,多勞多得,各安天命,這可算揭開了中秋序幕。

中秋前夕,奏出了主旋律,此為「迎月」;中秋日當是「賞月」;翌日習俗為「追月」。現代人事務繁忙,今天鮮有依循舊例了,中秋夜吃塊月餅,啖件水果,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矣,難有心情時光月下品茗,香茶伴餅,發古思之幽情,賞明月之寧靜。

常言道:樹有根、事有本、物有源,中秋緣起如何?還是那老掉牙的「故事」了。例如打小便把這「傳言」聽過:元末朱元璋起兵抗金,用月餅在饀料中藏以訊息,士兵喫餅得知有關號令,兵將約定得以傳遞,是為中秋月餅源起之一。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的「祭月節」,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的節期是在干支曆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

中秋節自古以來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託思念故鄉,想念親人之情。歷代文人雅士對中秋緬懷豈會錯過,而詠月的詩詞章句當然首推宋代蘇軾東坡大學士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闋詞除誦之千年,還被譜成樂曲,為人傳唱。此外,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

古代文人風雅,吾等毛孩,難以企及,昔日只管「吃喝拉撒睡」,中秋只是「多一天假期而已」。兒時居住的陋巷,中秋時節街上滿是孩子瘋跑……邊走邊唱:「八月十五係中秋,家家戶戶睇燈忙,有錢人家食月餅,我哋窮鬼食芋頭。」唱累了,便來個應節玩意:耍燈籠。大家玩的是沒有色彩繽紛玻璃紙楊桃提燈,也無滿身雪白帶紙毛兔子燈籠,有的只是柚子青皮「燈籠」,與其說是「燈籠」,不如描述為一塊會走動的「果皮」,上插有一支蠟燭而已,滿巷毛孩拖着它瘋跑,絕對比得上往新馬路看牌樓燈飾來得高興。

柚皮燈籠(飾)主要分兩類:一是剖開柚子,當柚子肉拿出來吃,剩下的柚皮子外殼的四周,把它雕開做出各種不同外型透光的洞,如五角星、圓形、方形或三角形等,不一而足,完工後便成了一個手提柚子燈籠;最省功夫的當然是把柚子外皮掰開四件,一頭打上一個洞,穿上繩子,柚皮身子內點燃上蠟燭,又是一款提燈柚皮燈籠。說到便宜簡便的,當然是在四分之一的柚皮上插一桿小蠟燭,一頭縛着繩子便把它拖着滿大街跑,成了「旱地跑動」的「柚皮船子」燈飾了。

此外一些有資源的孩子們,都會買些竹箆、紗紙配上有色「玻璃紙」自行製作一些如「楊桃」、「五角、六角」星或「圓型立體」燈籠,又或購買店舖的燈籠成品,最為經典是售價不便宜的拉繩小白兔燈籠了,兔身下有四個輪子,權當四條小腿,身子內有空間,可插上蠟燭或油火裝置。中秋夜漆黑的街道上,行人手提五光十色燈籠,滿街跑動的白色小兔子,算是街道一絕;但一些店舖現製出售的燈飾,每在當天成了「烤火楊桃」、「火燒兔子」,小時搞不懂是甚麼原因,以為都拜物主不小心,稍長才知悉為頑童無聊行為所賜,用彈叉射向兔子,可憐白兔飲彈倒地,火烤玉兔,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