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首次」 中國空間站建成兩周年「成績單」出爐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十日電】(記者馬帥莎)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兩周年「成績單」出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三十日發佈《中國空間站科學研究與應用進展報告》(二0二四年)(以下簡稱《報告》),對兩年來中國空間站科學研究與應用進展進行系統性總結,集中回應社會各界對中國空間站建設發展的關切期待。

 憑藉長期微重力、宇宙輻射等獨特環境條件,以及航天員親身參與、天地往返運輸等突出優勢,中國空間站已然成為一座珍貴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共規劃了空間生命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空間新技術與應用四大研究領域、三十二個研究主題,截至二0二四年十二月一日,已在軌實施一百八十一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上行近兩噸科學物資,下行實驗樣品近百種,獲取科學數據超過三百TB,並實現多個國內外「首次」。

 此次發佈的《報告》從目前已下行樣品、取得研究數據、完成在軌實驗、獲得突出進展的科學與應用項目中,擇優遴選了三十四項代表性科學研究與應用成果予以介紹。

 其中,在空間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領域,中國科研團隊完成了水稻「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空間培育,在國際上首次獲得空間發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種質資源,並在樣品返回地面後實現了大田種植。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張偉表示,這有力證明了在空間站發育的水稻種子具有活力和繁殖能力,不僅對地面水稻的新品種改良和培育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未來載人深空探測的糧食生產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

 在斑馬魚實驗中,科研團隊研製的空間水生生態系統在空間站穩定運行四十三天,實現了中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獲得了國際上空間水生生態系統在軌運行的最長紀錄。科學家還通過天地對比發現,斑馬魚在軌出現背腹面顛倒游泳、旋轉運動、轉圈等空間運動行為異常現象。

 此外,中國科研團隊還將人工血管芯片送入太空,這是中國首個「太空器官芯片」研究項目,亦是國際上首次開展太空人體血管研究的器官芯片項目,為科學有效對抗航天員器官損傷和防護方法提供了理論和實驗依據。

 在微重力物理科學領域,中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突破空間冷原子干涉陀螺技術,為發展中國空間量子慣性傳感技術奠定基礎。據介紹,空間量子慣性傳感技術有望應用於引力波探測、暗物質探測、重力衛星、重力梯度衛星等各項空間科學和應用任務。

 在空間新技術與應用領域,中國在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艙外完成了國內首次空間氫氧燃料電池在軌實驗。該研製成果可有效指導空間燃料電池設計和研製,後續可應用於月面駐留、移動等月面任務,也可應用於深空探測及其他宇航高比能量供電任務,同時,還可推廣應用於水下等特殊應用場景。

 據悉,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中國空間站將在今後十年到十五年的運營中陸續開展千餘項研究項目,積極開展科學普及和國際合作,廣泛凝聚國內外高水平科學團隊,促進中國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

免費報紙資料僅提供最近兩年之內容,更久遠之歷史資料瀏覽,請登記申請館藏會員訂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