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傳播也講「菩提心」  星雲大師 劉長樂

長樂先生:星雲大師和我,一個是傳播佛法,一個是傳播文化;一個是用出世間法在傳播,一個是用入世間法在傳播。大師辦的人間衛視非常好,我經常看。還有大師主持的《人聞福報》和出版的很多書,都屬於Communication,就是大眾傳播。 

這個時代需要傳播些甚麼? 我比較側重出世的關懷,強調超越世俗的利害關係,強調無我、利他的境界,強調視野的高度,如果只關注眼前的得失、利益,很可能會損害大眾的利益。 

現在有很多內地的電視和台灣的電視在走向低俗化。它為甚麼要媚俗呢?源自商業利益的驅動。媒體把「利」看得太重了,覺得沒有好的收視就沒有廣告,沒有廣告就沒有收入,於是就去迎合收視率,播放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裸體加屍體、枕頭加拳頭、男盜女娼等。如果這些東西充斥我們的電視和傳媒,就把媒體世俗的一面放大了。在大眾傳播低俗化的潮流中,我覺得傳媒還是應該用出世的理念來超越世俗的利益,堅守精英精神。 

我們一檔節目叫《世紀大講堂》,很多一流的學者用通俗的辦法在這個節目裏講高深的學術,這可能不具備很好的廣告效應,但是我覺得它傳播的知識正是當下社會缺少的,即使不贏利我們也要堅持,這就是一種出世的境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