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勢經文)咦?乜你皮膚咁差嘅?  方道源

「咦?乜你皮膚咁差嘅?要唔要試吓我哋公司嘅新產品……」幾年前的銷售伎倆仍歷歷在目,在售貨員口中,我的皮膚似乎差到不可以再差,要是不再改善,便該將身體好好包裹,無謂獻世。這種打突的銷售技巧,極不順耳,但在大數效應下往往成功,幸好早知自己並非天生麗質,亦無可能變成俊朗小白臉,所以才保住荷包,沒有出血。

化妝護膚公司的推銷手法,已是顧問式銷售的雛型,雖然技巧拙劣,但這可能已經是普遍人能夠學成的上限了,再調高水平的話,員工「有毛有翼」,或者有隨時跳槽的風險。許久以前,我們不知道各種產品的特點,售貨員只能夠講那個便宜這個功能多,將皮球推向顧客,顧客也無從得知自己的需求。後來大家都嘗過硬銷的苦頭,無論任何人光顧,都公式化地大賣推廣中的產品,精神轟炸顧客,最終將不合心意的東西買回家,貼錢買難受。

隨着時代進步,在各個領域都證明顧問式銷售已經遠遠比硬銷有效,業務員因應不同客戶的需求,針對性地挑出合適的產品,這又增多一重信心。就好像醫生與藥房的關係,醫生處方大都能在藥房裏買到,即使不知道醫生的醫術如何,但我們在藥房裏詢問藥劑師哪種咳藥水較好,仍遠不如相信醫生望聞問切後開出的藥水,這便是顧問的力量。

推銷之神Joe Girard說過︰「Don't  try to sell anything before you sell yourself.」顧問銷售不在乎產品本身,而是在於銷售員的水平,但當大家以為專業是營銷的首要條件時,又有權威機構通過統計,最善於「賣嘢」的人並非專業人士,而是擅長交朋友的人,最好第一天打開隔膜,第二天成為朋友,第三天成為送錢你花的朋友。

小城不乏專業顧問,但笨蛋卻越來越多,只會硬銷,結果形象化地將sales變成真的「sell屎」,一次又一次觸礁,怎麼可以成為朋友?

「咦,乜你皮膚咁差嘅?」

「係呀,咪就係因為用咗你哋介紹嘅產品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