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深雨)燒味界的天花板  愛莉

「今晚加餸」,對筆者來說是多麼充滿回憶的一句話,因為老爸經常下班後路過街市,買回來加菜的燒味。有時是烤得外層焦香的半肥瘦叉燒,有時是烤得皮脆可口的燒腩仔,有時是烤得外皮油亮酥脆的燒鴨髀。講到燒味,絕對是粵菜中具代表性亦是最親民貼地的一種美食之一,以烤製、燻製或油炸的方式,賦予肉類外皮酥脆而肉質鮮嫩多汁的獨特風味。

筆者在網上討論區發現一則有趣的帖文,「乳豬算不算是燒味界的天花板」,帖文最後有不少網民認同,就以價格相比,乳豬的價格確實顯得格外高貴,而且要在坊間食得到高質的乳豬也不容易。叉燒也有不少支持者,當中以半肥瘦叉燒最為吸引。叉燒之所以深入民心,不但價格相宜,而且早已融入廣東點心裏,就是吃早茶的時候幾乎桌桌必點的叉燒包,還有叉燒腸和叉燒酥等。

每人對食物的喜好各有不同,尤其在眾多燒味中,筆者最終選擇了皮脆可口的燒腩仔。上好的燒腩仔,斬件時能聽見「咔嚓」的脆響。皮脆如薄冰,肉嫩似豆腐,肥瘦相間,層次分明。蘸些砂糖,奇妙的是砂糖並沒有奪其味道,油脂混着糖粒在口裏融化,反倒將燒腩的油膩化作清甜。

燒味作為粵式美食的代表,從街邊燒臘檔到米其林餐廳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燒味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多樣性,能滿足不同人的味蕾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