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二日電】疾管署公佈今年境內第三例腸病毒死亡病例,為南部一歲多男童,且是時隔十年再現克沙奇B5型奪命。男童三月上旬因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至急診就醫,發病第六天不幸死亡。
衛生福利部門疾病管制署今天透過新聞稿公佈,境內新增一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個案,今年累計四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三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十一型三例及克沙奇B5型一例,其中兩例為出生未滿一個月新生兒。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接受媒體聯訪說明,這次公佈的個案為南部一歲多男童,三月上旬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兩天後開始有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至急診就醫診斷為急性腦炎,收住兒科加護病房治療,後續因腦炎病況快速變化,於發病第六天不幸死亡,經檢驗審查,確定為今年首例克沙奇病毒B5感染併發重症。
克沙奇B5型是腸病毒輕症常見型別,一般臨床表現包括發燒、咳嗽、嘴巴破、手腳起水泡等,罕見併發重症。根據疾管署統計,二0一四年迄今,腸病毒克沙奇B5型累計共八例重症,包括兩例死亡。
羅一鈞提醒,特別是針對兩歲以下嬰幼兒,家長務必要注意多洗手,接觸小朋友前應確保手部乾淨,若是從外面工作或是遊玩回家,最好先脫掉可能接觸外界的衣物後再抱小朋友,這樣會比較安全,避免在這波疫情中,讓小朋友接觸到風險較高的腸病毒。
羅一鈞分析,從今年初到現在短短三個月已有四例重症,其中三例死亡,雖說整體境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低點,可是重症零星陸續發生,代表腸病毒威脅仍不可小覷。尤其進入四月之後,天氣會開始回暖,腸病毒活躍程度將明顯提高,今年腸病毒流行可能會比往年嚴重。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近期境內整體腸病毒疫情處於低點,其中0到兩歲嬰幼兒腸病毒就診人次亦處低點未上升,但今年二月至三月持續有嬰幼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已累計四例,為五年同期新高,須嚴密監測疫情變化並提高警覺。
另外,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伊科病毒十一型及克沙奇A6型,與其他多型別腸病毒。
此外,今年重症病例數截至目前,高於二0二一年至二0二四年同期(介於0到兩例);二0二一年至二0二四年累計重症病例分別為0、三、十一、十二例,其中個案感染年齡未滿一歲幼童分別為0、一、四、八例。疾管署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提醒,五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須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