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尋求「共生之道」 星雲大師 劉長樂
長樂先生: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不和諧有時候是因為價值觀、世界觀、知識結構差異太大,有人因此得出了「西方文明必然會與東方文明發生衝突」的結論,事實上,自我中心主義和極端的行為方式才是導致衝突的根源。
星雲大師:這個問題,使我想起全球的各種宗教。我所接觸到的宗教傳統都有一共同核心之處─強調人有懂得倫理、同情心的能力,倫理強調需要互相尊重,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耶穌是「己所欲,施於人」;佛教、伊斯蘭教等亦有類似的說法。
我認為,融和就是中道,中道才是真正的佛法。我將融和定位為佛教中道思想的具體實踐。以實踐面上來解釋就是要把握「同中存異,異中求同」的原則;融和並非全盤否定自己或對方既有價值,而是尋求一種「共生之道」。
長樂先生:有了大師這種「大道相通」的世界觀,就能更準確地理解這個世界。比如現在爭論比較兇的問題:中醫是不是科學? 西醫、中醫對生命體的理解相差很大,如果把西醫當做絕對的真理,那麼中醫自然是謬誤,該廢棄掉。但如果把西醫看做探索生命的一種方式,而中醫是另一種,那麼它們就能夠共存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