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掃街 城外天

漫步在並不寬闊,全是古舊房屋毗連的長街中,兩旁是不同品種的食物攤檔,側畔商舖也是清一色的小食肆。人流洶湧,密密麻麻,全是來自各方的遊客。人人都往攤檔哄,都往食肆鑽,然後各取心頭好,一人一串,一人一份,邊走邊吃, 樂不可支,這裏是台灣,深坑老街。

掃街是台灣獨特的飲食模式,深坑,淡水,西門町,士林夜市……各地均有老街,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均能吸引大量居民和遊客,不辭跋涉,紛至沓來,樂此不疲。

老街售賣的,幾乎全是食品,種類繁多,價廉物美,而且全是家庭式手工製作,深具地道風味。但我卻嫌環境較差,秩序凌亂,人多人稠,空氣混濁,灰塵亂飛,衛生條件差強人意,而且食物份量小,不能裹腹,必須頻頻掃街,方能飽肚,個人並不喜歡這種飲食風格。

旅遊應該入鄉隨俗,增廣見識,況且行程安排,難以改變。儘管有點勉為其難,我仍然沿街遊走,停停歇歇,擇優而試,品嘗了頗為畏懼的臭豆腐,香噴噴的烤窰雞,奇異的石蛋,炸榴槤……感覺不外如是,倒也樂於接受,不再抗拒。至於其他團友,則是興致勃勃,吃得津津有味。

參加旅行團,基本上中午不包食,團餐也不會到大酒樓,去品嘗山珍海錯。於是天天掃街。即使坐下來,點的也是小炒,星期美點,份量適中,價格便宜。這才知道,在台灣要想做大豪客,揮金如土,必須懂門路,一般遊客,頗不容易。

或說掃街太小家,太粗俗,太不體面,難登大雅之堂。凡事不能一概而論,保持傳統美食,反璞歸真,或許,才是令人回味的飲食習慣。從掃街風俗,也可看到普羅大眾的儉樸氣質,無論飲食享受,都是簡簡單單,衣著裝飾,都不會珠光寶氣。生活並不追求功利,並不炫耀豪貴奢華,總是踏踏實實去工作,平平凡凡過日子,是我旅遊幾天,對台灣市民的普遍感覺。

這種生活素質和態度,是否覺得滿意滿足,是見仁見智,還須各自參詳考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