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這顆心)忍讓是一種力量  星雲大師 劉長樂

長樂先生:我理解您的意思,就是說,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裏,要活在自己的心裏。世間太多人過於計較了,不能放下身外事,不能關注自己的心,所以受不得磨礪。我有十條 「忍」字法則可以與大家共享: 

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減一分福澤;

念頭端正,福星臨,念頭不正,災星照;

心慈者,壽必長,心刻者,壽必促;

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不遠,憂亦近;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了錯誤的東西,該放手就放手,無須再忍;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氣是無明火,忍是消災星;

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長樂先生:很多人說我「心軟」,其實我只是更願「讓」。人生需要「讓」,沒有「讓」,何來定力?何來人格?何來豁達?何來徹悟?「讓」與「不讓」,實際上分出了英雄與庸人。很多人稱讚大師為人非常厚道,我覺得這種厚道其實正是一種「讓」的精神,是「愛與善」的力量。我有一個疑問想請問大師,很多時候面對壞的東西、惡的東西,如果我們退讓是不是姑息養奸,是一種縱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