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的鄉情 圖文/南青弋
兒時常聽父親念叨:青黃不接三四月,但東風吹來滿眼皆春色的三四月裡,野菜卻給了鄉村兒童最美好的回味。
對家鄉的牽掛不僅是因為那是童年生活的地方,有至親,還因為家鄉的野菜多少次勾起我的念想。家鄉有好多美味食材,一年四季中唯春天的野菜最為讓人掛記。馬蘭頭、芥菜、馬齒莧,通通都是舌尖上的好味,餐桌上的好菜。
如今很少孩童知道野菜生長的環境,野菜生活在田埂和菜園的草間。孩提時要挑野菜,才能有得吃。而挑的時光大都選擇放學後,一手挎個籃子,一手帶上小鏟子或小剪刀,一邊嘰嘰喳喳一邊歡快地奔向寬闊的田野……
先在紅花草田裡打個滾吧,不用擔心泥土,只願聞到馨香。再到油菜花田裡躲個貓吧,天不會下雨的,只尋那一時的驚喜。還是到「薺子」(馬蹄)田頭鏟二下,說不定能挖出一大把薺子來充飢呢。再回到田埂開始挑野菜、吹蒲公英吧……要是剛下過雨打過春雷的,還可以撿到「地得子」(地皮),回家多放點豬油,那是比肉還好吃的野味。
挑野菜的時間很快過,西邊的太陽就要回歸到地平線就得結束。太陽下山前小夥伴們每人都挖上一滿籃子野菜,回家囉。
看到母親灶前燃起的炊煙們在鄉間屋前屋後的樹林裡飄飄渺渺時,時間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