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雁物語)接受 譚美
人生就是不停的接受。孩提時代接受父母的教誨、上學接受老師的教導、踏出社會接受上級的指導……如此這般的不停地接受一個又一個的挑戰。
有人就是不太接受別人的指點,我行我素;沒問題,這樣也可以活到九十歲。民國時代人們就非常樂接受西方事物,在那個年代已是十分大膽之行為,他們把辮子剪掉,像梅蘭芳和魯迅那樣梳個中分式或背頭多利索。
女士也從寬袍大袖到緊得不能再緊的旗袍;更不好說後來的迷你裙、喇叭褲、原子褲……還有文革時期的白衫藍褲。開始會說這麼醜的衣服我是不會穿的,到後來的不能沒有它,多可怕的潮流。以上種種已成過去式,事到如今已是行將就木之年,前塵往事就讓它過去吧,還有甚麼不能接受呢?
頭頂的白髮就讓它和己共存吧,腰痛、腳痛也與之共存,閨蜜共聚談的是吃哪樣的鈣片好,怎樣擊退三高......如何穿著、如何裝扮、哪公司有優惠券等等已不在話題以內。
都說接受是一門藝術。兒女沒甚大志,只能接受,底線是不學壞就行……屋子日破爛只能接受,誰叫口袋沒錢,有瓦遮頭就已幸運……老伴嘮叨不停也得接受,又不是找小三,視之為唱歌……凡此種種不就是知足常樂!沒大志的是自己,人到了一定年齡就要接受自己和身邊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