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記者龐無忌)加大高品質住宅供給正在成為中國核心城市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新動力。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中國多地樓市交易升溫,熱銷樓盤頻出,打破了過去一段時間節假日樓市不旺的局面。上海徐匯區、閔行區、浦東新區的多個新盤項目都出現認購率高於100%的旺銷場景,其中不乏熱門項目觸發限售及積分制。杭州市有數個新盤需搖號,另有項目由於訪客數量較多,看房需購房者提供1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驗資證明。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五一」假期,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累計網簽302套、3.4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14%和107%。武漢市新建住宅網簽面積為5.53萬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長284%。廣州新房成交套數明顯高於去年同期。深圳全市新建商品住房認購826套,其中已網簽認購書317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3.89%;主要中介機構促成二手房交易367套,較去年同期增長36.96%。
多地「五一」假期新房交易活躍,很大程度上歸因于高品質住宅加速入市。今年「五一」多個核心城市新房成交量明顯好於去年。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隨著鼓勵「好房子」供應的政策導嚮明確,居民對於品質高、戶型好、配套完善、性價比高的項目歡迎度高,開發商也在供給端迎合市場需求,更多高品質住宅入市,從供給側帶動和牽引改善性購房需求。
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範》5月1日起施行。新規範規定了新建住宅建築層高不低於3米,4層及以上住宅設置電梯;提高了牆體和樓板隔聲性能;提高了戶門、衛生間門的通行淨寬等。新建住宅建設最低標準明顯提升。
業內預期,後續高品質項目供應有望加快放量。據中指研究院監測,5月以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等重點城市有多個以中高端改善產品為主的優質項目入市。
李宇嘉表示,品質高、戶型好、定價合理的改善性樓盤受歡迎,有助於穩定市場需求。不過,目前高品質項目的體量和規模仍然不足,持續提振市場仍需進一步疏通循環堵點,補足老舊二手房配套短板,加快二手房以舊換新等,進一步激活購房需求,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五一」假期,深圳、蘇州、成都、武漢、長沙等城市先後推出「好房節」「購房季」等一系列購房促銷活動,並推出優惠折扣、特價房、消費券補貼等優惠促銷舉措,促進購房需求釋放。其中,廣東省中山市出台樓市新政,2025年5月1日至6月30日,在中山購買新建商品住宅,在繳納契稅後給予購房款千分之五的電子消費券補貼,消費券可在其他領域使用。
除了在供給端以「好房子」拉動需求外,城市更新以及存量商品房、土地收購政策被視為今年穩樓市的另外兩項重點。
中指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孟新增指出,一方面,城市更新將成為激活住房消費的重要引擎,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作為城市更新重要內容有望提速。
另一方面,存量商品房、土地收購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望加大,通過完善配套政策打通收儲卡點,加快存量盤活,並繼續加大「白名單」措施的落實,進一步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據中指統計,截至目前,17個地方已公示的擬使用專項債收購閑置存量土地的項目總金額超2000億元。其中廣東、四川、湖南等地已發行專項債用於收購存量土地,發債總額超4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