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一個天)買值的東西  羅雲祥

到東京旅行前,我不會先上網看推薦甚麼餐廳甜品舖咖啡館,寧願到當地後自己發掘,這樣覺得更有趣有更多驚喜。有些網紅的食店推介,一看就知不是真心,背後的真正目的我不知道,只知內容不可信。

在日本,很多東西,定價和質素是成正比,貴一點的東西,質素自然會好一點。但有時在百貨公司,以為是便宣的貨品,但賣起來卻相當貴,例如一個卡片皮套,只可裝大約二十張卡片,售價動輒二萬日圓。在銀座一些高級百貨公司,有不少看起來不知為甚麼會這麼貴的東西,如一把過一萬五千日圓的紙扇;一個過一萬八千日圓的碗等,究竟這商品貴在哪裏,又有甚麼人會購買,一直想着這些問題。有時去100Yen或3COINS店卻找到不少好東西,例如一些精美玻璃杯或相架等,如果不是行李重量有限額,一定會購買不少東西,帶回澳門送禮或自用。

消費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每個人的價值觀各有不同,例如有人肯花幾十萬元買部靚車,每次入滿油要數百元;又同時為寧願慳數百元,而選擇一班起飛時間差很多的航班,不知他們如何衡量每樣東西的價值?每次聽到自己喜歡的歌,我堅持買正版唱片表示支持,聽到一張滿意的唱片,我會好高興,認為這些錢值得花,得到最直接的快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