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恒指收跌二百一十一點 英皇國際恐銀行「CaLLLoan」 港股上半年累計上漲兩成

 【香港中通社6月30日電】(記者張明臻)香港恒指30日收報24072點,跌211點或0.87%;大市全日成交2422億港元。總結上半年,恒指升4012點或20%。

 投資者關注美聯儲減息態度,以及美國與貿易夥伴的關稅談判進展。當天,恒生指數低開9點報24274點,其後反覆尋底,一度最多跌194點低見24090點。A股靠穩,大市午後跌幅一度縮減至跌40點,尾市再回軟並跌穿上午低位。

 國企指數跌84點或0.96%,報8678點;科技指數降38點或0.72%,報5302點。總結上半年,國指升19%,科指升18.7%。

 藍籌股中,上半年表現最佳首三位分別是周大福累升99.4%、小米升73.8%、翰森製藥升72.2%。3隻新股30日掛牌,收市均高於招股價。其中,持有椰子水品牌「if」的泰國飲料及食品公司IFBH升42.1%、泰德醫藥收報升0.7%、雲知聲升44.6%。

 理想汽車挫3.3%,為最弱藍籌。英皇國際挫11.8%,公司上周指截至3月底,有166.05億港元銀行借貸已逾期或違反若干條款,銀行有可能要求立即償還有關借貸,故已把該等借貸分類為流動負債。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對記者分析,半年結日市場普遍預期會有機構性投資者的粉飾活動,但大市表現只屬一般。7月份如大市走勢與5月及6月相若,則恒指已可憧憬25500點至26000點。

 展望後市,渣打財富認為,未來12個月,恒指目標為25500點,標普500指數目標為6410點,納斯特100指數目標為23650點,泛歐50指數目標為5550點。

 首六月香港股市新股集資逾千億元領跑全球

 【新華社香港6月30日電】(記者李柏濤)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交出亮眼成績單。根據香港交易所數據,截至6月30日,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超過1050億港元,穩居全球資本市場榜首。

 業內人士認為,香港新股市場表現突出,折射資本市場對香港作為全球金融樞紐的信心。從硬科技巨頭到新消費品牌,這些新上市企業正成為重塑港股生態的「新核心資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進入2025年以來,香港股市總體延續了2024年的強勁勢頭。港交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有42隻新股上市,相較去年同期增長40%,集資總額也是2021年以來新高,並已超越去年全年的876億港元。

 德勤報告顯示,上半年港交所IPO集資額位列全球第一,大幅高於位列其後的納斯達克的713億港元。

 今年港股IPO市場走熱並非偶然。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全球資本配置中國資產的核心樞紐,而港股IPO市場通過連接境內外資源,為全球資本參與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高效透明的對接平台,企業與資本實現「雙向奔赴」。

 恒生銀行報告流入資金明顯增加

 恆生銀行報告顯示,由於對港元資產需求上升,過去一年流入香港的資金明顯增加,從2024年初的3660億美元增至2025年4月的5060億美元,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近期國際資金流入,香港成為資金避風港。資金流入後,投資者對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情況的認知大為改觀,逐步加大了資產配置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