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七月四日電】(作者 周昕)「現階段我不僅與中國企業更加密切地開展合作,還想在廈門成立自己的公司。」七月初,外籍商人梅爾赫布來到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中國─金磚國家新時代科創孵化園」,在移民事務服務站出入境窗口諮詢簽證業務。
扎根中國的發展願景,源自梅爾赫布在廈門工作一年的觀察與體驗。
作為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國際門戶和旅遊目的地,廈門正以獨特的城市魅力和區位優勢,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商務人士,全市年均辦理出入境證件量突破百萬。
記者近日赴福建省廈門市、浙江省紹興市等地,了解中國公安機關如何用出入境服務「小窗口」讓全球人才「近悅遠來」。
服務的便利性,在大型國際活動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三月,第二十五屆廈門國際石材展舉行期間,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也把服務窗口移到現場,為參展的外籍客商答疑解惑,提供高效的公安政務服務。
服務前移的效果立竿見影。廈門英良石材有限公司在展會期間中標了梅爾赫布所在的石材項目,然而項目推進卻因外籍人員在境外申請簽證時間較長一度受阻。了解情況後,出入境管理支隊根據相關規定,先後為緊急入境的十余名外籍人員簽發落地簽證,當天即完成申請材料的受理和審核,保障合作如期進行。
「簽證全流程簡便、高效,在陌生環境裡我們辦理簽證也不再感到困擾。」梅爾赫布說。
這些「搬」進展館、園區的服務窗口,正是中國公安機關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優化國際營商環境的縮影。
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支隊長馬翠琳介紹,除了將傳統辦事窗口主動前移,出入境管理支隊搭建「易.境」號服務企業直通車,主動上門服務。對有出入境辦證服務需求的企業,實行「一企一專員、一企一方案」,實現與企業精準化對接、一對一指導。
自直通車啟動以來,出入境管理支隊已走訪重點企業一百多家,為企業開展綠色通道辦證三千多人次,現場指導二十余家企業辦理港澳商務備案。
遠在數百公里外的浙江省(紹興)外國高端人才創新聚集區的柯橋移民事務服務站,也在不斷提升簽證辦理效率。
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柯橋區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陳曉晗表示,服務站圍繞外籍人才「工作-居留-生活」全鏈條需求,開展工作許可受理、公安移民事務以及外國人才政策諮詢與申報等「一站式」服務。服務站還聯合外國專家服務中心創新推出「工作居留」一件事服務,將外籍人才辦證時間最短縮減至七個工作日,累計服務外籍人才三千四百餘人次。
「足不出園就能享受簽證、工作許可的一站式服務辦理,讓我能够更加專注于科研事業。」巴基斯坦青年學者安哲對此深有體會,一年前他選擇到紹興發展。安哲說,吸引他入駐園區的,不僅是紹興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還有當地為外籍人士營造的國際友好合作環境。
據統計,二0二五年一季度,中國移民管理機構共簽發外國人簽證證件三十六萬一千證次。移民局政務服務平台為中外人員提供查詢等政務服務四千五百八十一萬人次。
透過數據可見,出入境管理服務的前移,正悄然將傳統業務「小窗口」轉變為吸引全球人才的「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