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忽爾今夏   安好

亦舒有一部長篇,叫《忽爾今夏》,說的是十八歲少女高中畢業的暑假發生的大事,我很喜歡。不過,亦舒的作品,我很少不喜歡。有一回跟朋友說起,家裏有七十多本亦舒小說,他回答,很少看現代流行的小書,問我怎麼不讀《時間簡史》。

早些日子有幸和一位人文學院的年輕教授聊天,他說,很敬佩在實驗室苦幹三十年的老學究,但他也很喜歡自己研究的哲學與文學,所以他還是做自己,也鼓勵學生做自己。

結束這段談話,我走在明媚的陽光下。萬里無雲的藍天,讓我想起當年的夏天。我捧着紙筆走在校園,採訪即將退休的校工阿姨,還有曾經聞其聲如見閻王的老師。那是高中畢業的夏天,我負責同學錄的採訪工作,過了一個漫長而忙碌的暑假。彼時,我不受重理輕文價值觀的影響,堅定而自信地做着自己喜歡的事。一個又一個夏天過去,我竟越活越回去,坐在學術典籍和數據資料面前自慚形穢,渾然忘記自己本來想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

忽爾今夏,在同一個太陽下,我把那個深埋在歲月裏的自己,重新找出來。早已不是十八歲的少女,卻仍然值得在炎熱的夏天經歷一場蛻變。或許有一天,我真的會讀一遍《時間簡史》,但那時候,我已不會莫名自卑了。《忽爾今夏》是這樣寫的: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甚麼,生活得更好,乃是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