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諾獎得主交流 未來科學大獎下月香港頒獎

 【香港中通社7月25日電】(記者陳卓儀)被國際科學雜誌《Nature》譽為「中國的諾貝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8月6日將在香港公佈獲獎者,並一連三個月在香港舉辦包括「未來科學大獎周」的系列活動,邀請諾貝爾獎得主來港參與科學峰會。

 該大獎由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於2016年設立,是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旨在獎勵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取得傑出科學成果的科學家,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

 自2016年創立至今,未來科學大獎評選出39位獲獎人。2025年為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誌慶,活動已連續四年在香港舉辦。

 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周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25日向傳媒分享活動概況。據介紹,本年度大獎周被特區政府列為年度盛事,主題為「年度科學盛事,啟迪未來之光」,除了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大獎頒獎典禮,大獎周活動還包括科學峰會、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等。

 大獎周活動將有近一百位國際級科學家參加,包括四位諾貝爾獎學者,以及十多位來自中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等機構的院士。

 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王強表示,大獎周自2023年起在香港舉行,兩年超7萬人現場參與,全球2500萬人次線上觀看,去年展覽更吸引了香港及大灣區的公眾近7萬人前來打卡。隨著基礎研究突破不斷湧現,科技體制改革深化推進,我們已迎來創新驅動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