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競爭激烈 下月起接受申請 香港規管穩定幣從嚴求穩

 【香港中通社七月二十五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張明臻)香港立法會五月通過《穩定幣條例》,金管局正就落實條例的監管和反洗錢兩份具體指引徵求市場意見,並於下周公佈「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摘要說明。條例於八月一日生效,同日開始接受牌照申請。

 「預期初階段充其量只會批出數個牌照。」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多次強調。

 在發行人牌照方面,政府及金管局多次透露清晰指引;如避免過度概念化,穩定幣發行人必須有實實在在的應用場景,以穩健和可持續方式營運業務,亦需要與市場參與者建立信任,使其穩定幣具認受性。

 對於很多機構只停留在概念階段,金管局建議,這類機構應與其他發行機構合作,而非追求作為發行主體。

 資本金方面,早前市場諮詢指不可低於二千五百萬港元,即使營運虧損,股東必須及時增資以補充資本金。政府早前亦透露,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大原則與傳統金融資產類似;如當穩定幣持有人提出贖回要求時,必須要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

 市場消息指,已有四十餘家機構主動接觸金管局;包括首批參與「沙盒」安排,在受控環境下測試穩定幣業務的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科技及渣打銀行聯合體。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對記者分析,政府若僅發出幾個牌照,應該是考慮到穩定幣相對而言是新興產物,是否能廣泛應用及未來效果等都有待觀察。因為是第三方發行,機構有機會出現倒閉等問題,因此要非常謹慎,保障用戶利益。

 他認為,今次花落誰家,要看穩定幣的設計、背後掛鉤的是甚麼資產和應用場景,通常來說都需要與產品交易頻密有關。不過,資本金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穩定幣必須以百分之一百優質且高流動性資產,如現金或政府債券作抵押,確保持有人可隨時按面值贖回。

 在具體監管方向上,金管局提醒泡沫化趨勢。

 伴隨著《穩定幣條例》發行,除了有關詐騙隨即開始猖獗,一些上市公司亦大肆宣揚要開拓穩定幣業務,造勢股價上漲。

 不過,按照《穩定幣條例》規定,自八月一日生效日起,向香港公眾宣傳推廣任何無牌穩定幣,將均屬違法。

 麥萃才強調,穩定幣是交易中介,幣值與特定資產一比一掛鉤,本身沒有升值空間,只是作為一個應用場景,是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支付工具之一,並不是投資或投機工具,而未來發展前景很大程度由市場力量決定。

 至於反洗錢方面,由於預期穩定幣將被更廣泛使用,香港需時刻關注穩定幣內在和外溢風險,在反洗錢方面會訂立更嚴謹的要求。

 麥萃才以美國穩定幣監管為例,如儲備資產一般不得用於再抵押或重複使用;發行人需每月公開儲備資產構成,并接受獨立審計等,相信香港在監管方面會採用差不多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