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經濟催熱新消費 內地傳統商圈加速「出圈」

 【中新社成都九月三日電】(賀劭清 陶思閱)首店、首發、首秀、首展……近年來,各類「首」字當頭的「首」經濟成為中國催熱消費活力的新引擎。

 在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太古裡商圈,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個首店、首發、首秀、首展推出。

 消費者在平板電腦上選好蓋碗茶、大熊貓等圖案,短短十分鐘後,一件獨一無二的「成都記憶」定製服裝便新鮮出爐。近日,阿迪達斯四川首個品牌中心、三葉草旗艦店店長艾卓向中新社記者講述她幫助兩位馬來西亞遊客定製該品牌首發成都系列服飾的場景。

 從阿迪達斯四川首個品牌中心一路向南,老居民樓一樓被改造為潮玩首店,「震旦第一叢林」千年大慈寺與華為秋季新品發佈會現場相鄰……據統計,二0一九年以來,成都落戶海內外首店超四千家,連續六年保持增長,數量僅次於北京、上海。

 為更好推動「首」經濟發展,成都市錦江區成立了中國首個「首發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和「首發經濟研究院」,並聯合成渝地區五十餘家龍頭企業和機構組建「首發經濟促進聯盟」。

 「現在錦江區的『首』經濟招商不僅聚焦于國際大牌,更注重『多元』『年輕』,最近落戶的首店既有主打性價比的新國潮,也有人工智能等科技企業。」錦江區首發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投資促進部部長譚力千介紹,為更好服務「首」經濟,錦江區在多個一線城市設立招商點,推出「金牌服務專員」制度,為企業在研發、展示、銷售、運營全周期提供保障。

 不少品牌設立首店的初衷,旨在為消費者打造更多體驗空間,這進一步拓寬了傳統商圈業態。位於成都鐵像寺水街的「曼聯夢劇場」西南首店自落地以來,已舉辦多場「足球+」主題活動。其中,曼聯傳奇門將范德薩的見面會三百張門票曾在四十七秒內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