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鐵「寧靜車廂」引爭議 被指釀「育兒對立」

 【香港中通社十月十三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鄭竣凱)台灣高鐵實施「寧靜車廂」滿三周,該措施獲部份乘客肯定,也引發大批幼童家長不滿,認為帶小朋友乘車受到不友善對待。台衛福部門負責人石崇良十三日稱,一個月內會尋求更彈性做法。

 台灣高鐵九月二十二日起實施「寧靜車廂」措施,乘客在車廂內不應有講電話、使用電子產品不佩戴耳機等打擾其他旅客的行為,高鐵工作人員會對相關行為進行勸導;對於兒童或病患等「自主能力不足」的旅客,工作人員將提供協助與安撫。

 「寧靜車廂」推行後,引發台灣社會分歧。有民眾認為乘車環境優化值得肯定,也有大批嬰兒、小童家長反映,相關措施讓帶小朋友乘車更容易受到不友善對待,家長群體也被貼上「打擾寧靜」的標籤。

 有民眾指出,曾目睹一位帶兩個小孩的母親被勸導,只得帶年齡小的孩子到玄關處安撫,獨留年齡稍大的孩子自己在座位上。一位家長表示,如今帶小朋友乘車彷彿成為「禁忌」,壓力非常大,一直在擔心小朋友可能哭鬧。

 中國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指,「寧靜車廂」已引發爭議,製造「育兒對立」,網絡上有許多家長「崩潰發文」,甚至和普通乘客爭吵不斷。

 面對家長群體的不滿情緒,台灣高鐵公司曾多次表示,「寧靜車廂」非針對兒童,工作人員會準備零食、貼紙協助家長安撫孩子。

 石崇良十三日接受質詢時指,單純用零食哄孩子非專業做法,應了解哭鬧原因並主動關心;維持車廂安寧,對多數乘客有幫助,衛福部門不反對「寧靜車廂」,但交通運輸應兼顧親子友善。

 石崇良表示,會在一個月內,就「寧靜車廂」與相關部會共同擬定更彈性、兼顧親子與乘客需求的做法。

 據台灣高鐵公司統計,推出「寧靜車廂」後已進行逾一點三萬次勸導,近半數為在車廂內講電話,大聲交談約三成、未戴耳機約兩成,涉及孩童的勸導為「零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