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留言)進山旅遊切莫「說走就走」  黃平安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句灑脫的話,早已成為許多人出行的口頭禪。如今生活條件改善,外出旅遊說走就走已然成為現實。但我們更要牢記「安全是旅遊的生命線」──對旅行者而言,尤其是深入山區,安全永遠要放在首位,容不得半點僥倖。

選擇進山的遊客中,不少來自平原和城市。他們平日裏少見山地,自然對山地風光格外嚮往,但也容易因不熟悉山區環境而忽視潛在的風險。山區的氣候變化快、自然災害突發率高,一旦對這些情況缺乏預判,「尋景」就可能變成「涉險」。

兩年前,省城一戶人家自駕前往秦嶺腹地,初到時天氣晴好,便在小河邊停車野炊。他們沉浸在山水樂趣中時,上游突降暴雨引發的山洪已悄然逼近,最終一家人來不及撤離,全部被洪水捲走,令人扼腕歎息。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我所在的小城來了很多外地遊客。而連綿的秋雨也不甘寂寞,硬是要來湊這份熱鬧。曠日持久的降雨引發山洪暴發,河水猛漲,公路滑坡、塌方、積水等險情頻發。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景區為保障安全選擇了關閉,未關閉的也只好勉強運營。一些遊客出發前不查詢天氣,也不諮詢景區動態,盲目進山旅遊,最終不是吃了「閉門羹」,就是在半途受阻或遇險。前兩天就有遊客自駕時遭遇落石,車輛受損,險些受傷。有的家庭千里迢迢趕來,入住酒店後才發現多數景區因雨關停,只好在雨聲中感歎,「本是來旅遊的,卻成了來淋雨的」。

當地一位旅遊從業者坦言,面對持續降雨,他們始終懸着心──不少遊客對險情要麼一無所知,要麼滿不在乎:漢江持續洩洪,仍有人執意要坐遊船;峽谷已發山洪預警,仍有人想進去探幽;道路塌方明顯,仍有人要冒險通行……

這樣的「說走就走」,要麼吃了「閉門羹」,要麼在路上頻頻遇險。即使進入景區的,體驗感也會打折,還要時時警惕安全風險。由此可見,進山旅行,千萬不能「任性」,提前查詢當地天氣、確認景區開放狀態、瞭解旅遊目的地的概況等是必不可少的準備,提前做做攻略非常必要。若遇天氣不佳,不妨轉向古城、古鎮、民俗園、博物館等安全系數較高的目的地,讓旅途既舒心,也安心,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