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態,有點像動物園,底層是牛馬,高層是獅子老虎,而中層,大概就是八哥鸚鵡,對,多數是一隻鳥。
高層會議完結之後,中層管理者就到單位「迅速學習領導精神」,拿着高層的講話稿逐字念完。面對下屬「這項任務具體怎麼推進」的提問,只重複一句「按領導的精神去做」;部門群內,上級下發的通知未經任何拆解,直接轉發後僅附一句「請落實」,別覺得這是甚麼無稽之談,在當今世代,不少企業裏,這類毫無轉化、就像複讀機、機械傳達的「鸚鵡中層」,正佔據着關鍵管理崗。
從管理學角度看,中層管理者的核心價值本是「承上啟下」,扮演「信息轉化者」與「資源協調者」的角色,既要理解上級戰略的核心目標,將其拆解為下屬可執行的具體任務,也要反饋基層執行中的問題,形成管理的閉環。但「鸚鵡中層」們完全丟失了這一職能,他們既不對上級指令做落地轉化,也不收集下屬的真實訴求,導致企業決策「水過鴨背」,執行層面無所適從。
更可怕的是,這些鸚鵡往往外表光鮮漂亮,懂得討主人歡心,擅長「責任免問、照搶功勞」:任務推進遇阻時,以「這是領導要求」推脫責任;團隊做出成績時,又搶在前面向領導匯報。而最核心的鸚鵡,會極力壟斷與上級的溝通渠道,下屬的合理建議難以傳達,上級也無法及時掌握基層真實情況,久而久之,幹事的員工看不到成長希望,士氣逐漸低落,優秀人才也會慢慢流失。
企業的發展從來不是「上級喊口號、下級齊叫囂」,中層的「轉化力」與「責任心」才是關鍵樞紐。若任由「鸚鵡中層」佔據管理崗,不僅會浪費企業管理資源,更會癱瘓內部執行體系。誰都知道,只有淘汰「傳聲筒式」管理者,選拔真正能「承上啟下」的中層,企業才能打通管理閉環,讓每個層級都發揮應有價值。
可惜這只是美好的願望,現實生活中,那隻鳥仍拍拍翅膀,望着那些辛苦工作的牛馬,就像卡通裏的烏鴉叫着:「傻瓜,傻瓜,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