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傳真)中秋之後話吃月餅 陳青青

中秋節那幾天,公司好些同事請假,每天晚班時段,都只有三個人,比平常一半人數都不到,勉強維持運作。作為傳統佳節,不少人無論遠近,都趕回家裏團圓,這是情有可原的。也說明當下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節日,還是蠻認可。

中秋之後,同事們陸續回公司上班。閒聊時,都免不了講些各自過中秋節時的情形。一個家在珠海的同事說,他們中秋節的晚上,全家拿出一盒月餅和一些水果擺到室外,結果賞月的過程中,一些水果如提子,全部被吃掉。而一盒月餅,卻原封不動。一位澳門本地的同事附和起來,說她家裏中秋節的晚上,全家僅從月餅盒裏拿出一個月餅,一分為八,切得很小的了。就她一個人,嘗了一小塊,其他人,嘗都沒嘗。還有一個家在外省的同事,特意從澳門帶了幾盒月餅回去,但過節當天,無論是走丈母娘家還是在自己家裏,大家都喜歡吃柚子,吃炒板栗,而月餅卻少人問津。

在諸同事的講述中,似乎月餅都只成為中秋節的擺設。事實上,也大致如此。前幾年,人們還挑月餅的餡料來吃,凡不喜歡的餡料,碰都不碰。現如今,連餡料都不看,就是無論哪種餡料,都提不起興趣毫無想吃的欲望一般。

從一些短視頻,也能看出月餅已被冷落的端倪。中秋節一過完,各個大型商場、超市,當即就把月餅的包裝盒拆爛,把不同餡料的月餅,堆在一起,論斤出售。而價錢,僅是原先價錢的十分之一。但即便如此,依然沒甚麼人購買。許多人家,都只是把月餅當成應節的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