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技護航遼寧秋收
【中新社遼寧鐵嶺十月十七日電】(王涵、王鵬)遼寧十七日迎來今年下半年以來最強冷空氣,給當地正在進行的秋收工作帶來新挑戰,同時突顯氣象科技在助力農業生產方面的獨特作用。
在鐵嶺市昌圖縣的農田裡,一排排收割機在掛滿霜花的玉米田間繁忙作業,搶抓秋收「黃金期」。昌圖縣陽宇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中華告訴記者,降溫帶來的霜凍將促進籽粒水分降低,有利於後續集中開展大面積機械化收割。他正依靠氣象部門提供的信息安排收割進度。
當地氣象部門構建現代化氣象服務體系,以衛星、無人機和農業氣象綜合觀測站為支撐,為秋收工作精準「把脈」。
在昌圖縣的一處農業氣象綜合觀測站,攝像頭記錄著作物從青綠到金黃的全過程。鐵嶺市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主任劉敏表示,該觀測站配備有溫濕度傳感器、雨量桶、風速儀等設備,不僅可以監測農作物,還可監測土壤溫濕度。
在盤錦市,種植戶們的微信群裡在秋收期間會實時收到氣象部門發來的作業窗口期提示。盤錦千鶴米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繼明說:「我們公司自種的三千畝水稻已在十四日全部收完。因為預報稱十七日前有雨和霜凍,我們就趕緊搶收。如按原計劃收割,我們很可能會遭受損失。」
據遼寧省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高級工程師劉東明介紹,氣象部門正持續升級今年七月上線試運行的「遼天惠農」小程序,旨在將基於位置的實時農田氣象信息,轉化為農戶觸手可得的科學生產依據。◇